在這個轉季時期,兒童特別容易患病,當中由腸病毒所引致的疾病最為常見,雖然大部份的腸病毒都是無症狀,患者亦會自行痊癒,但家長要當心腸病毒71型所引致的手足口病,其傳染性高,加上可能引致嚴重的併發症,所以要提高警覺,以免兒童受感染。有關於感染腸病毒的迷思?現由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為大家逐一解答。
自2022年1月以來,歐美開始出現不明病因的兒童急性肝炎感染案例,目前全球累計通報病例約190宗。而日本厚生省於本月26日表示,境內出現了1宗疑似病例,屬亞洲首宗。
春天常處於潮濕狀態,加上天氣乍暖還寒,中年人士及長者們會特別容易被寒、風、濕入侵,引發風濕痛。從中醫角度,「風濕」是指氣血閉阻不暢而引起的痺症,令關節及肌肉出現痠痛、麻木、腫大及屈伸不利等症狀。不想關節飽受風濕之苦,可從食療及生活習慣入手,怯風除濕,改善風濕問題。
已經有各類研究證明飼養寵物可以為主人帶來許多身心益處,包括減少孤獨感、降低壓力、增加活動量等。現在最新科學研究發現,長期飼養寵物更對主人大腦有益,特別對老人家預防腦退化有莫大幫助!
疫情下,除了學校常規授課轉為在家學習,所有康樂設施和活動亦暫停,孩子長時間逗留在家,家長都為如何幫他們「放電」而頭痛。以下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陳梅筠介紹一些適合幼稚園學生在家進行的多元感觀活動,開心玩樂之餘,同時能全方位增強孩子的肌力、平衡感、視覺、聽覺、專注力及創作力等。
香港第五波疫情成疫情歷來最高峰,社區連日爆發確診個案。對家長而言,無疑是各種壓力;而對兒童而言,除了生活變化造成的壓力,父母有形無形的不安和焦慮,也會成為他們不安感的來源之一。美國兒科學會提出幾個在疫下和孩子相處的建議,供所有家庭參考一下:
根據「賽馬會家校幼兒體適能學堂」計劃中的「家長運動習慣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與子女一起做運動的次數及時間不多,亦較少機會或意欲與子女一起做運動,並往往會將幼兒體能活動之責任交予家傭、老師或興趣班的導師。其實親子運動實在有太多好處了!
父母和小朋友宅在家裡「你眼望我望」,已經覺得壓抑又無力?沒有網上教學的時候,家長可以安排什麼節目和活動讓小朋友放電減壓一下呢?其實對小朋友而言,最有趣的活動莫過於爸媽的陪伴。小編精選了10個不同YouTube頻道影片,讓親子一起動起來,抗壓又提神!
嬰幼兒抵抗力弱,父母都不希望孩子生病。輪狀病毒是引致嬰兒腹瀉的常見病因之一,現時未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製劑,想減低小朋友「打敗仗」的機會,不少家長在寶寶初生時期經醫生建議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兒科醫生蘇頌良醫生為家長講解輪狀病毒及預防方法。
別以為只要用酒精就能萬能掃毒,5個看似普遍的清潔方式,原來反會滋生細菌,造成更多威脅!馬上看一看你有沒有犯以下錯誤!
最近大家提高個人衛生意識,出門戴口罩,回家先消毒。最徹底洗淨身體的方法,莫過於洗一個乾淨的澡;偏偏家中最潮濕多菌的角落,大多數是浴室。而最容易被忽略的部份就是淋浴間的花灑。
秋冬季節的天氣容易令兒童患上上呼吸道疾病,當中,嘶哮症可算是其中一種兒童常見的傳染性疾病,雖然症狀與流感相似,但由於患者的氣管及咽喉受病毒感染,呼吸時會出現喘鳴聲,咳嗽聲與海獅的叫聲尤為相似,最重要是如果患者的氣管收縮會引致呼吸困難,增加死亡風險……
早幾日氣溫驟降,突然急降到12、13度,誰知幾日後又突然回升,甚至中午曾高達26、27度!天氣忽冷忽熱,猶如坐過山車,可能你已經患上「氣象病」。
濕疹除了令皮膚紅腫、痕癢不適外,還為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甚至情緒受擾。而情緒惡化亦會影響到濕疹惡化,所以情緒與濕疹的關係是相向的。要調節濕疹與情緒之間的惡性循環,最重要是學會與濕疹共存。
近日受陰雨綿綿,不少人都覺得下雨天特別累,甚至連床也不想起。其實雨天真的會讓人得別想睡覺!不只是心情影響,背後還有科學道理,我們還可以利用這原因令嬰兒也睡得特別好呢!
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近日公布最新癌症數字,肺癌重奪本港最常見癌症新症第一位,達5,575宗,而吸煙是引致肺癌的原因之一。吸煙不是一個人的事,因為二手煙對人體也會產生影響,所以不少煙民會為了家人而決心戒煙。
炎炎夏日,在酷熱天氣警告或烈日下,無論是成人或孩子戴着口罩走到室外或在戶外活動時,更加要做足防曬及補充足夠水份等措施,以降低體感溫度,避免中暑;尤其年幼的孩子,由於他們不善於表達,相比成人更容易中暑,所以家長要密切留意他們的身體狀況。家長們不妨看看以下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的詳細解釋。
夏天出門的必備清單中,最不可或缺的便是防曬產品。紫外線對皮膚傷害極大,即使是嬰兒也需要塗用防曬產品,但由於寶寶的皮膚極度幼嫩,不可與大人共用防曬產品,爸媽們知不知道,嬰兒最早可以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防曬產品呢?
全城奧運熱!隨著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越戰越勇,大家對各項運動都產生濃厚的興趣。早前首屆線上「全港家庭運動日」則教育爸媽和小朋友一起進行各種親子運動,鼓勵家庭多做運動,建立健康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