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這座高速運轉的都市,家長的日常離不開「趕」——趕接送、趕補習、趕盯功課。當壓力化作深夜的疲憊,當衝突取代親密對話,誰來承接那些無聲崩潰的瞬間?北角扶輪社與鄰舍輔導會合推的「鄰舍。家。您Listen Goal!」計劃,以92對親子的真實轉變,見證親子從緊繃到對話的轉變。兩位母親的分享揭示:當家長學會暫停喘息,孩子的笑容便是最好的回饋;而朗志偉博士一語道破...
10 day ago
-
因劇集《反起跑線聯盟》獲廣大家長認識的導演劉偉恒是二女之父,近日劉導與太太及兩個囡囡一起前往柬埔寨體驗及探訪。兩個寶貝女第一次離開大城市舒適區,父母本來都有擔心,但原來她們比預期中適應力強,劉導作為父親也別有一番體會。2 month ago
-
現代社會急速變化,我們應如何幫助小朋友做好準備,讓他們有能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操練式學習仍會是主流教育理念嗎?AI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與學中又扮演甚麼角色?就讓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德萃小學部總校長 朱子穎(朱校長)與大家分享他的看法,讓師長們了解如何以更合適的方法與孩子同行,幫助下一代成功與未來世界接軌!2 month ago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醫生對於肝臟研究不遺餘力,希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同時更望香港能做到「世代無肝炎」。對於獲選傑青,麥醫生藉自身經歷勉勵年輕人,即使沒有華麗起跑線,憑藉熱誠付出努力,終會有所收獲!6 month ago

由香港肝壽基金推出的「肝炎檢測快車」將首度進駐「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並座落「身心靈療癒區」。《親子頭條》藉此機會訪問了肝臟權威竺兆豪教授、香港肝壽基金主席羅詠逑女士及肝臟移植康復者Anson,向大眾親述「保肝」、「護肝」、「及早知」和「及早醫」的重要訊息。
7 month ago
-
動漫和卡通對小朋友有好處嗎?過往不少家長預設小朋友「都是被動漫帶壞的」,不過擔任兒童節目主持多年的文生哥哥卻認為只要家長把關,「卡通片」也可以教識小朋友很多人生道理!適逢今屆「兒童書展」以「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為主題,《親子頭條》就訪問了文生哥哥對動漫卡通的看法。8 month ago
-
今屆文憑試中文科首次「4變2」,對學生來說可謂一個新挑戰。然而中文補習名師林溢欣一人可獨攬6位超級狀元,更創下凝皓佳績。林溢欣老師坦言好成績並非僥倖,中文科其實還是可以準備,端看考生有多勤奮。9 month ago
-
小孩的成長稍縱即逝,如何讓其成長過程被家長和學校看見,確是一大課題!今次《親子頭條》就訪問了GRWTH副行政總裁黃思偉(Angus),每天排滿工作Schedule的他,雖從不錯過女兒的成長,卻無奈發現其學校老師對其學習狀況了解不多,於是啟發了他發展人性化教育科技,目的就是希望透過科技的協助,呈現女兒甚至所有小孩的個人特質,全人成長被看見。9 month ago

香港小朋友學業繁重,讀書壓力大,家長應如何減輕子女壓力?又怎樣可留意他們的情緒和狀態?保良局甲辰年董事會主席龐董晶怡(Helena)是三孩之母,與性格不同的仔女相處,最重要竟是要懂得看他們「面色」!
10 month ago
-
SEN孩子的家長背負沉重的壓力,但這份壓力絕不只是落在母親身上。藝人黎諾懿趁父親節臨近,特別到訪協康會位於白田邨的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與育有SEN孩子的家長爸爸交流「湊仔經」,更親身入治療室參與早嬰孩子的訓練,並和SEN小朋友在課堂中互動,更與家長爸爸對談,對SEN孩子及照顧者有嶄新的體會。10 month ago
-
小朋友學好中文不只是影響個人成績,語言能力亦對思維發展、文化水平影響深遠。惟現時不少家長甚至教師皆有感中文課程偏深,學生自小已對中文卻步。「知識庫」教育中心的薛校長分享,先要提高學生對中文的興趣及信心,才可真正有效提升他們的中文能力。11 month ago
-
「點讀筆」是小朋友自主學習的好幫手,就好像有一個導師,隨時隨地都可講解。不過原來點讀筆最初的用途並非用於教材之上,而其功能亦不被看好…究竟點讀筆是如何演變成兒童自學教材的必備配置?兒童教材創辦人盧英傑先生原來是從女兒身上獲得靈感!1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