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寫字問題,不少家長也會擔心小朋友的認讀能力,例如「讀十次都唔記得」、「自己個名都認錯」、或「一見到字就掉頭走」,甚至擔心子女有讀寫困難!到底家長可以怎樣循序漸進地建立幼兒的認讀能力呢?
政府在6月3日啟動「好客之道」運動,覆蓋全港18區學校。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發通函,表示配合政府推出「好客之道」運動,鼓勵學校透過校本學習活動,加強學生對「禮貌」的重視。
小朋友試圖鬆開父母的手,跑出馬路,的確是很危險的事。日前,日本警視廳就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一則帖文,內容是教爸媽如何牽好孩子的手,讓他們不容易掙脫。
看著自己的小朋友快將踏入入讀 N 班或幼稚園的年齡,應該如何讓他們有效戒尿片?作為父母,教小朋友去廁所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根據醫學研究,嬰兒控制大小便的神經系統和肌肉,要在嬰兒約 18 個月才發展成熟。所以,在小朋友接近兩歲,準備入讀 N 班前進行訓練是最合適不過的時機。以下是專家提供的戒尿片方法及如廁小貼士供家長們參考,讓小朋友們為未來的學校生活做好準備,盡...
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小朋友講大話可謂每位家長的必經之路,讓各位爸爸媽媽非常頭痛。不用擔心!慈慧幼苗 Healthy Seed 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Jody)與大家分析小朋友講大話的常見原因,並分享改善幼兒說謊問題的處理貼士。
育兒過程充滿挑戰,有時難免令媽媽們感到沮喪與無奈,尤其是1-3歲幼兒牙牙學語時,小朋友除了學說話之外,也開始有自己想法而懂得反抗父母。日本有位媽媽,就以另類方式鼓勵自己,希望走過這個艱難時期!
在大部分家長心目中,學業對於孩子是最重要的一環,在正式上學之前,便為孩子預備一套套的教材,又會預早了解Playgroup及幼稚園的資訊。然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樣重要。何時才讓孩子自行吃飯?孩子何時要學懂自己換衣服?就讓我們拆解有關自理能力的迷思。
最新一項「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但照顧仔女的現實並非想像中完美,許多家庭因為養育子女發生衝突,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提供「湊仔過三關」貼士,改善夫妻和親子關係。
台灣近日疫情爆發,女子組合S.H.E成員陳嘉樺(Ella)的工作被押後,換來與5歲兒子更多相處時間,不過磨擦也多,兩母子一天的對話竟然令Ella有好大反醒。
為人母難,為ADHD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患者之母更難。加上發現自己也是ADHD患者,如果你是主人翁,你有何感受?Christy的仔仔於幼稚園時期被發現患上ADHD,母親陪他求診時,意外發現原來自己都患有ADHD。但為母則強,她只好「頂硬上」。
近日香港虐待兒童個案有上升趨勢,有團體發現家長以體罰和辱罵管教兒童的情況在香港仍然普遍,有八成人認為不懲罰孩子,孩子會被寵壞。
孩子升上幼稚園,生活模式改變,家長要為小朋友保持規律的生活,確保他們有充足的體能活動、靜態活動及充足睡眠,對小朋友身體和腦袋都有好處。
動態活動有咩玩?
幼兒整天的活動是由睡眠、靜態活動,以及低等、中等和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所組成,世界衞生組織(WHO)建議以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取代靜態活動。
對幼兒而言,跑、跳、 爬、擲、步行、唱遊、跳...
爸爸的角色在育兒中越來越重要,除了可以分擔媽媽的職責,爸爸的身份也是獨一無二的。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而自身所樹立的典範,也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親子教育專站《Bright Horizons》羅列了完美父親應該學習的典範。專家強調:「現今的父親,不可能完全依照自己的童年經驗來當爸爸。隨著父親角色不斷變化,傳統上的嚴父也許無法再應付現...
經歷過的爸媽都知道,照顧初生嬰兒需要極大的時間及心力。即使有人幫忙也會忙得暈頭轉向、手忙腳亂,何況是需要上班或上課的家長?美國就有一位年輕爸爸,因為保母臨時請假,要上課的他不得不帶着5個月大的女兒到學校,結果卻發生了令所有人感到窩心的事!
Wayne Hayer是美國喬治亞洲一所男子大學莫爾豪斯學院(Morehouse College)的學生。這所學校...
你有聽過「虎媽」、「虎爸」,但有聽過「袋鼠爸爸」嗎?
這是由日本政府推動的「袋鼠爸爸計畫」,鼓勵與襯衫、領帶劃上等號的日本上班族男性,化身回家當奶爸的「型男袋鼠爸爸」。直至去年,日本男性獲准育嬰比率提升至20年新高的5.14%,父親背小孩的場景成街頭日常。
透過宣傳與形象塑造,日本文化確實產生變化,相關雜誌開始探討如父子間服裝搭配的「父親智商」(...
Adeina設計了一個幾款自製遊戲,只需要一些小道具,就可以讓小朋友玩好一陣子。最重要是製作遊戲的過程中,可以讓小朋友加入,讓他們更投入。
移動遊戲
所需物品:
- 小型圓形磁鐵- 顏色筆- 雪條棍- Marker筆- 膠水- 布塊
健康零食包
Adeina說:「我總是會在車上放些零食。這是在途中不必停下太多次的好方法。」
...
「媽媽,我想買一輛新的玩具車!」
「家中已經有很多不同的玩具車啊!」
「這輛玩具車不同啊!」
家長與孩子上街時,很多都會遇到以上的情況。孩子每見到心愛的物品,都會想立即擁有。外出購物時,家長可先與孩子一起訂立購物清單,互相提醒不應該買下不必要的東西。
免費遊戲工作紙—「訂立購物清單」(按此下載)
訂立購物清單步驟及注...
因為疫情關係,大家多了時間留在家中,精力旺盛的小朋友自然多搞作,以下集合不少趣怪照片,如果家中小朋友有類似行為,只可以說聲:辛苦各位爸媽了!如果沒有這些情況,就開心偷笑一下。
有小女孩把弟弟困在玩具焗爐!有小女孩的頭髮纏上了玩具,要花幾個小時才梳理好!
更令人崩潰的是有小朋友爬入馬桶!還有小男孩拿別人的牙刷去擦洗自己的便盆!...
家中出現第一個BB,整個家庭有天翻地覆改變,原本夫妻的注意力由對方變成剛出世的孩子。有研究表明,在首名BB出生前有焦慮跡象的一方,出世後會更容易出現妒忌感覺,以及減低夫婦關係滿意度。
過往已有很多研究指,家中出現小孩會降低夫婦關係的滿意度。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研究生Anna Olsavsky的研究發現,當伴侶全神貫注地照顧BB,花了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