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反映開學後,小朋友接連生病。我們常見小朋友因感冒、咳嗽、鼻敏感等來看病。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身體發育未完全,故不能抵抗外邪便容易生病。加上小朋友大多沒防病意識,上學後與同學親密接觸,沒有注意個人衛生。生理特性上,小朋友肺、脾、腎未發展成熟,肺屬嬌臟,常見患上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疾病。孩子患病有傳變快,有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特徵,應當及時就醫治...
秋分,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分後開始晝漸短夜漸長,並且開始出現秋意,但暑熱未退盡,夜間有涼意,天氣開始變得乾燥。中醫理論認為秋燥侵犯肺臟,容易引起口乾口渴,咳嗽聲沙,大便乾結,皮膚乾燥搔癢,鼻敏感發作等等問題。
經常有家長表示,開學仔女最易病,有醫生指開學當人與人及與物件接觸頻繁,患病風險自然增加。而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傳染病,即是傷風、感冒;另外手足口病、猩紅熱等,都是常見於校園爆發的傳染病。無論是哪種病,都有可能導致小朋友發燒。究竟幾多度才算是發燒?仍是不少家長感到疑惑的問題。
許多家長都會煩惱子女的飲食健康問題,擔心子女營養吸收不足從而影響身心發育,但有不少小朋友雖然食慾旺盛,但食再多也不長肉,中醫認爲與脾胃關係甚大。
運動使人快樂,有利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香港小童群益會在今年一月至四月進行《兒童快樂調查2023:運動與快樂》,透過問卷訪問801位6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了解他們的運動情況及快樂程度。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劉翀表示:「親子運動與兒童的快樂程度、生活狀況滿意度和親子關係親密度呈正向關係,我們鼓勵家長親身陪伴子女進行親子運動,藉此增進彼此的關係。」
香港夏天天氣酷熱,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消暑。家長們,你們知道下列哪些方法可以鼓勵幼兒多喝水嗎?
小朋友咬字不清,覺得「黐脷筋」不是什麼大問題,甚至有不少迷思覺得小朋友長大後會自行痊愈,兒科專科陳強杰醫生為大家分享小朋友「黐脷筋」疑問。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分為暫時性的。
據美國牙科學會數據顯示,大約有38%的幼兒都有睡眠中磨牙的現象,偶爾磨牙發作,不屬病態,家長無需過度擔心。不過,如果磨牙的次數過於頻繁,甚至每...
中醫理論認為ADHD的主因是陰陽失去平衡,心、肝、脾、腎功能不足而引致,可牽涉到先天不足、後天失顧、情志失調和產傷等因素。腎陰不足、肝腎兩虛、肝陽上亢而多動、甚至激動和學習專注力不足;脾虛失養則氣血化生無源,導致心思不定,語言冒失及胃口差;腎精不足、腦髓失充而善忘;心氣不足心失所養而昏昏矇矇,或心神失守而情緒多變,煩躁易怒。
近日,多國出現「人類偏肺病毒」(HMPV)病例,本港近兩個星期亦出現多個感染個案。黎諾懿昨晚(7日)表示,兒子峰峰(小春雞)亦不幸染病,引起高燒及肺炎。兒科專科陳欣永醫生亦就此病毒,為大家分享辨別病徵及預防方法。
天氣忽凍忽熱,容易令小朋友作病,出現發燒、流鼻水或咳嗽等症狀時,未必是患上新冠肺炎或感冒,可能是由於腺病毒所引致。雖然大多數患者約一至兩星期會痊癒,但腺病毒傳染性高,家長要教小朋友學會保持個人衞生,預防勝治療為上策。
每年到春夏轉季,天氣悶熱而潮濕,加上春夏是萬物生長的時節,可以助長陽氣萌芽發展,但往往有小朋友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導致睡眠質量變差,容易多夢。雖然多夢不算大病,但如果情況反覆,對小朋友智力和肢體的成長也會產生影響。
原本到夜晚,陽氣在外工作了一天,會回到體內的陰血裡休養,身體隨之進入睡眠的狀態。但假如陽氣太過旺盛,或者陰血虛弱,陽氣便無法潛藏,導致睡眠質素...
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病叫「掌摑病」?其實「掌摑病」是「第五病」的別名。第五病是由細小病毒Parvovirus B19引致的出疹性疾病。患者多為兒童,病徵是面部會出現典型紅疹,面頰呈紅色,像被人打了一記耳光,因而得來此別名。今次兒科專科 林嘉儀醫生會為大家詳細談談關於「第五病」的成因及其治療方法。
你們的孩子有咬手指的習慣嗎?近日,一名13歲男孩因有咬手指的習慣,口腔病菌感染導致食指腫脹發紅、高燒不退,更引發「急性骨髓炎」。醫生表示,幸好治療及時,否則或需截肢!
鼻敏感,古時稱「鼻鼽」,表現為突發性鼻癢、鼻塞、流鼻水和打噴嚏等,在兒科病當中屬常見病,往往和久咳、反覆感冒、哮喘病,甚至其他敏感症,如濕疹等有關連。
前幾天天氣寒冷,香港最低溫度只有9度,家長們都紛紛用不同的方法讓子女保暖。在台灣,有一位媽媽便分享了兒子近日在寒冷天氣下浸浴,突然暈眩癱軟的經歷,警剔各位家長!
每逢到了秋冬季節,家長們總會發現,儘管已經給自己的小孩子穿夠了禦寒的衣物,但是摸著他們的手腳,總是冰冷冰冷的。其實,從現代醫學理論的角度,其原因有三:一、小孩子血液量較成年人少,而且血壓較低,肢體末端血液循環未完善;二、小孩子新陳代謝較快,四肢的活動量大,體溫散發較快;三、天氣寒冷時,身體會將寶貴的熱量留給心肺等重要器官,減少血液供給皮膚。所以,家長們在天氣...
不少家長都會留意膠水樽用料是否安全,但原來不繡鋼水樽都可能有安全隱患!美國消委會日前公佈,3款兒童水壺的底部若然破損,其含鉛焊點曝露或引致兒童飲用時中鉛毒。局方令生產商回收過萬相關產品,而生產商亦承諾退款。
以前講起糖尿病,大家都認為是中老年人的長期病,其實兒童過胖易患二型糖尿病,兩位醫生——普通科醫生林冬醫生和內分泌及糖尿科黃卓力醫生講解糖尿病,讓家長加深了解,預防這病。
11月為秋冬交接的時間,天氣漸漸變得乾燥寒冷,在中醫學角度上,燥邪與寒邪容易同時侵襲人體。中醫理論指「肺喜潤而惡燥」,燥邪易傷人體津液,使人口乾舌燥、唇乾、咽乾、皮膚皸裂等;燥邪亦易傷肺氣,使人易患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所以預防秋燥,飲食上應減少進食辛辣刺激食物,例如薑、蔥、蒜、辣椒等;麻辣火鍋、燒烤更要少吃,避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