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虛火與實熱型「痱滋」處理方法大不同 中醫針對小朋友兩種口瘡推介簡易食療
均衡飲食對於小朋友的成長發育是關鍵,但小兒哭鬧不願進食,必定是令父母最頭痛的問題,擔心影響小兒生長發育。但其實造成小兒厭食的原因有很多種,口腔中生「痱滋」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痱滋」在中醫稱為口瘡,臨床表現為口腔黏膜、舌體及齒齦等處出現大小不等的潰瘍,顏色多呈淡黃色或灰白色。口瘡發作時灼熱疼痛,嬰幼兒因為不會說話、難以表達病情,故往往以拒食、啼哭不安、煩躁為主要表現。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有「火氣內發,上為口糜」的記載,口瘡以火熱為主要發病機理。“火”亦有虛實之分,口瘡多由心脾積熱及虛火上浮所致,前證為實熱,後證為虛熱,其臨床表現亦大有不同。
中醫認爲舌為心之苗,脾開竅於口,因此心脾二經有熱,則容易口舌生瘡。若家長餵養不宜,讓小兒過食煎炸油膩食物或飲食過於溫熱,邪熱內積於心脾,火熱之邪循經上炎口腔則會形成口瘡。其特點是口腔潰爛嚴重,疼痛較明顯,局部黏膜紅赤,有灼熱感,伴口臭、流涎或發燒煩躁。治療上多用木通、竹葉、生地、燈心草等中藥。
虛證口瘡多見於體稟虛弱,肝腎不足的小兒,因小兒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腎常虛」的生理特點,若熱病日久不愈,或久瀉不止容易傷津,腎陰不足,水不制火,虛火上升而形成口瘡。虛証口瘡潰爛及疼痛較輕,其潰瘍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常伴顴紅、盜汗、口乾或疲倦乏力。臨床治療常用牛膝、黃柏、知母等中藥。
除了內服中藥,其實還有不少外用中藥可以治療口瘡,西瓜霜就是其中一種針對實熱證口瘡的十分有效的藥劑。清代名醫治世澄就在《潰瘍醫大全》中記載:「西瓜霜,治咽喉口齒,雙蛾喉麻痺,命在須臾。」被古人稱為「喉科聖藥」,具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西瓜霜主要成分為西瓜翠衣及芒硝,西瓜翠衣即西瓜皮,有清熱除煩止渴,利小便之功效,被稱為「天然白虎湯」。芒硝是經加工精製而成的結晶體,含水硫酸鈉,性味鹹寒,外用有清熱消腫的作用。但注意此外用藥性質偏寒,脾胃虛弱及虛證口瘡的患兒須慎用。
而虛火上炎所致的口瘡,可用吳茱萸粉5g,以適量陳醋調成糊狀,搓成小塊,臨睡前貼敷小兒的兩側足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2、3 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可達引火歸原的功效。
3大推拿法解積熱
口瘡初發時多因心脾兩經積熱,故治宜清泄心脾,以下推薦3個推拿手法。
1. 清補脾經
定位:拇指橈側緣
操作:家長用拇指,由小兒拇指橈側緣自指根推至指尖方向,來回推拿100-500次,隔日一次。
功效:健脾和胃
2. 清胃經
位置:拇指第一掌骨橈側緣,赤白肉際之間。
操作:家長用拇指,由小兒腕橫紋向大拇指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隔日一次。
作用:清中焦濕熱
3.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腕橫紋的中點到肘橫紋的中點之間。
操作:家長一手持小兒手部,另一手用第2、3手指面從患兒腕橫紋,順著前臂內側推向肘橫紋100~500次,隔日一次。
功效:瀉火除煩
湯水食療推介
適合實熱型口瘡
材料:淡竹葉5g、蓮子芯5g、鮮白茅根5g、甘草5g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中火煲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清心洩火,清熱涼血止痛。
適合虛火型口瘡
1. 玄參石斛麥冬茶
材料:玄參5g 石斛5g 麥冬5g 羅漢果¼個
做法:將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杯中,用滾水冲泡加蓋焗10分鐘,即可飲用。一劑可重覆冲泡3~5次。
攻效: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2. 麥門冬粥
材料:麥冬10g,粳米50g,去核紅棗2枚。
做法:麥冬溫水浸泡半小時,其他藥材洗淨。所有藥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小火煮稠即可。
功效:養陰益胃,潤燥生津
*虛火上浮引起的口瘡,不能用清熱的方法處理,因清熱藥多性味苦寒,易損傷津液,令小兒口瘡會更嚴重。
3大預防及護理方法
1. 口瘡患兒飲食宜清淡,避免進食油膩、煎炸、過於溫補之食物,口瘡發作時應給予患兒半流質飲食,避免進食粗硬食物。
2. 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避免誘發腸胃疾病,導致久瀉耗損陰津的情況。
3. 嬰幼兒口腔粘膜嬌嫩,家長為其清潔口腔時,動作要輕柔,不要用材質粗硬的布拭口,以免損傷口腔粘膜。
**以上方藥僅供參考,因個人體質各有不同,用藥前建議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切勿自行判斷。
(文章由康河中醫診所 周可怡中醫師授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