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貼士

含有該標籤的所有文章

  • 正向教育可培養小朋友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保良局正向教育團隊給家⻑的5個貼士,教家長培育「不怕困難、勇於挑戰」的小朋友。這些特質小朋友一定終身受用。
    2 year ago
  • 突如其來的「暑假」即將完結,小朋友將陸續復課。上學期間,小朋友會有較多機會接觸金錢,例如買早餐、搭車、或買文具等。家長不妨趁此機會與子女重溫精明使用零用錢的貼士。
    2 year ago
  • 在農曆新年,小朋友會收到利是錢,家長唔使因怕子女尚小而未能理解金錢觀念,而錯過親子理財的機會。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為協助家長與小朋友在新年學理財,分享6個貼士,助子女培養和建立理財好品德。
    2 year ago
  • 一年之計在於春,不管成人或孩子總帶著希望迎接新的一年。Big Life Journal網頁的作家Ashley Cullins於今年撰寫的內容中提及只有8%的人能完成年度計劃,此文分享家長如何協助孩子訂立年度目標及有效達到目標的方法。
    3 year ago
  • 各位父母,你的孩子是否經常將「唔要」、「唔制」、「唔想」等字掛在口邊?這樣又會否令你感到苦惱,不知如何應對?孩子事事說「不」,可能因為他們開始有自主的意識,希望有話事權,以致出現這些父母眼中的「反叛」行為。
    3 year ago
  •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早前進行的「親子理財調查」發現,8成受訪家長(81%)給予子女零用錢,小學生每月平均獲得$449;中學生及大專生每月則平均獲得$1,134及$2,228。家長給予子女零用錢的主要理由為滿足他們的實際需要(77%),約一半(53%)家長以零用錢培養子女建立儲蓄習慣,只有28%家長認為零用錢是一個讓孩子開始管理金錢的機會。
    3 year ago
  • 疫情期間,小朋友需要於網上上課,無可避免會增加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不少家長關注電子學習產品及藍光對眼睛的影響,因此筆者希望跟各位分享一下使用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影響,以及使用電子產品時的注意事項。 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有機會導致「電腦視覺綜合症」,出現眼睛疲倦、刺痛、眼乾和痕癢等不適;長時間觀看近距離景物(包括閱讀和觀看電子屏幕),亦會增加患上近視的風險,...
    3 year ago
  •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不聽話」的時候,大部分的爸媽都很難忍住不發脾氣。然而孩子往往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理解,日前就有哈佛博士研究指出父母亂發脾氣會造成孩子的大腦損傷,導致語言理解能力變差,甚至可能會降低智商。
    3 year ago
  • 現今社會一般都是以小家庭為主,父母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更因為過份保護而令孩子欠缺獨立自主的能力,變得做事猶豫不決,喜歡依賴別人等,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讓他們在成長路上成為自主、自信的人。
    3 year ago
  • 兩歲的幼兒突然情緒不穩、不聽從家長的指示,有時候說自己要揹書包等,都是兩歲反叛期(Trouble Two)明顯的表徵。原來每個小朋友踏入大約兩歲,都會經歷這段追求自主、自我及勇於嘗試的階段。 何謂Trouble Two? 幼兒在兩歲之前發展尚未成熟,家長較容易引導和管教他們。當幼兒兩歲後,其語言和大小肌肉能力逐步發展,很多事情都開始自己嘗...
    3 year ago
  • 炎炎夏日,在酷熱天氣警告或烈日下,無論是成人或孩子戴着口罩走到室外或在戶外活動時,更加要做足防曬及補充足夠水份等措施,以降低體感溫度,避免中暑;尤其年幼的孩子,由於他們不善於表達,相比成人更容易中暑,所以家長要密切留意他們的身體狀況。家長們不妨看看以下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的詳細解釋。
    3 year ago
  • 你都怎麼和自己的子女溝通呢?當小朋友犯了錯,是激動指責、冷漠處理,還是循循善誘?良好的溝通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反之,錯誤的溝通方式會使彼此疏離,甚至對小朋友的人格特質造成深遠的影響。
    3 year ago
  • 幼兒偶然因不如意出現負面情緒,顯得一臉鬱鬱寡歡、「嬲嬲豬」,均屬正常的情緒表現,家長要接納和不用過份擔心。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關愷恩姑娘分享如何讓幼兒學習處理負面情緒,變回開心、快樂的寶寶。 接納幼兒負面情緒 幼兒的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的確不太懂得用言語表達情緒。家長要明白幼兒與成人一樣會出現正面和負面情緒,這是正常的事情,家長應接納孩子出...
    3 year ago
  • 同一件事情,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想法及所衍生的情緒,正如早前不少人討論應否使用兒童醫院外的遊樂場,有家長指病童透過玻璃觀看其他小朋友在遊樂場遊玩會產生負面情緒,但亦有家長覺得反而可激勵病童樂觀及積極面對病情。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衞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陳潔冰解釋,每個人有不同性格,面對困境產生負面情緒是人之常情,沒有對錯之分,所以家...
    3 year ago
  • 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兩歲左右的孩子猶如「小大人」般,對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意見和要求,甚至拒絕聽從家長的解釋或勸告,家長一旦否定或制止孩子的行為,他便大發脾氣,而令家長摸不著頭腦,究竟家長要順服孩子?還是跟他爭持下去說道理?希望以下內容能給予家長一些啟發。 孩子處於自我中心階段 約兩歲的孩子事事要做「話事人」,也就是我們常說——孩子正處於Trouble T...
    4 year ago
  • Adeina設計了一個幾款自製遊戲,只需要一些小道具,就可以讓小朋友玩好一陣子。最重要是製作遊戲的過程中,可以讓小朋友加入,讓他們更投入。 移動遊戲 所需物品: - 小型圓形磁鐵- 顏色筆- 雪條棍- Marker筆- 膠水- 布塊   健康零食包 Adeina說:「我總是會在車上放些零食。這是在途中不必停下太多次的好方法。」 ...
    4 year ago
  •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情況嚴峻,孩子在這個暑假長時間留在家中抗疫,無論是學習或消磨時間,難免會增加接觸電子屏幕產品的機會。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兩至五歲孩子的靜態電子屏幕時間每天不應多於一小時,兩歲以下幼兒更應避免接觸任何電子屏幕產品,究竟家長給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照顧者可留意以下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提供的要點: 按孩子情況 ...
    4 year ago
  • 不能上學,不能參加興趣班,不能去朋友家玩⋯ 「媽媽,好悶啊!」似乎是父母近來最常聽到的說話。一聽到此話,很多父母自然會提出解悶方法:「玩住Lego先?媽咪得閒先陪你玩。」「俾你玩廿分鐘iPad」…… 孩子喊悶,可以怎麼辦?其實,家長並不需要急於為他們解決,因為那可能是一個培養孩子創意的好時機!由澳洲國立大學高級講師Guihyun Park領導的研究團隊...
    4 year ago
  • 有一次,我到小學三年級課室觀課,老師吩咐全班同學拿出工作紙。擾攘一番後,有幾位慣常遺失課業的同學紛紛大叫表示他們遺失了工作紙。此時我期待著老師的回應,老師沒有動怒,冷靜的說:「又唔見咁嘥紙? 樹精靈可能會唔開心喎。」這句說話換來片刻安靜。突然,有同學大叫 「邊個係樹精靈呀?」 你猜老師的反應會是:(一)學生欠帶功課、駁嘴及擾亂班房秩序,所以給予處罰;還...
    4 year ago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半年多,最近第三波疫情爆發,無論成人或孩子都再次嚴陣以待,加強抗疫。長時間抗疫會引致部份人,尤其家長出現「抗疫疲勞」,除了影響心理和身體健康之外,更影響親子關係。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提供一些由感官療法以致高層次思維改造的有效療法,讓家長的身心靈得以放鬆,繼續持正面和樂觀的態度對抗疫情。 「慢性疲勞」與「...
    4 year ago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親子最關注
Please Follow Parenting Headline Instagram
 親子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