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處暑 (8月22日),雖然天氣還是很熱,但濕度已見降低,燥邪亦增加,爸媽們或許也開始感到有口乾舌燥。此時,中醫建議飲食上應以預防燥熱為主,減少進食煎炸、易上火的食物,並以甘寒食物為主,多喝、多吃滋潤湯水及蔬果,是此時的養生之道。
痰是氣管和支氣管腺體和杯狀細胞分泌的液體,由大量水分和少量酸性糖蛋白組成。當呼吸道出現炎症時,痰過度分泌,使氣道阻塞,形成咳嗽。而咳嗽本是人體保護氣管的反應。若持續1個月或以上,家長必需加以重視。久咳不愈,可損傷呼吸道黏膜,或衍生為哮喘等慢性疾病。
不少家長經常遇到小朋友沒有胃口吃東西、吃幾口就飽或者完全不吃,又不願意喝水,一天到晚都沒有拿起水杯喝水。時間長了,就開始擔心會不會影響健康發育。
中秋節到來,難免會多吃一點,若不慎地進食過量,導致損傷脾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以致飲食內停,消化不良,形成了食滯、甚至食積的情況。除了可以透過減少進食和吃得清淡些來紓緩之外,建議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藥,例如︰山楂、麥芽、穀芽、雞內金、神曲、陳皮等,以助消食化滯,紓緩腸胃不適。
近日天氣炎熱,外出時感覺有如置身火爐般,實在令人抖不過氣來。7月23日正值24節氣大暑,是時候為一家大細準備時令湯水齊來解解暑。以下是註冊中醫師古鎧綸推介的三款消暑湯水及涼茶,做法簡單,爸媽們不妨試試。但有一點大家要留意,此三款湯飲不適合孕婦飲用。
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亦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約在每年的5月5日至21日之間,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沒有春生夏長,就不會有秋收冬藏。立夏的開始,也就是天地陽氣最旺,天地相交最深,氣溫將逐漸升高,萬物將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環節。
4月5日即將迎來今年的清明節,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在這個節氣有雨水增多,天氣潮濕,萬物始長,陽氣升發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以下是給小朋友在清明時節的3項養生建議。
11月為秋冬交接的時間,天氣漸漸變得乾燥寒冷,在中醫學角度上,燥邪與寒邪容易同時侵襲人體。中醫理論指「肺喜潤而惡燥」,燥邪易傷人體津液,使人口乾舌燥、唇乾、咽乾、皮膚皸裂等;燥邪亦易傷肺氣,使人易患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所以預防秋燥,飲食上應減少進食辛辣刺激食物,例如薑、蔥、蒜、辣椒等;麻辣火鍋、燒烤更要少吃,避免「上火」。
立冬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也意味着秋天的結束,冬天的來臨。在氣候方面,會由秋天的乾燥雨少,慢慢變成冬天的寒凍陰雨。立冬是萬物開始收藏和休養的時候。在《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是春夏兩季需調陽氣,冬則調陰氣,避免因過熱或過寒而生病。冬天宜將陽氣潛藏於體內,是補充身體元氣的好時機。
開學後,不少家長都會擔心小朋友未能集中精神上課,影響學習進程。其實除了需要注意他們的作息時間之外,在食療上也可配合,令他們精神更集中。想小朋友專注,中醫會著重養心、寧神和健脾。以下是註冊中醫師古鎧綸的3款養心、寧神和健脾食療推介,爸媽們不妨一試。
大暑過後就是立秋。雖說已踏入初秋,但天氣仍潮濕悶熱,暑氣仍未完全消退。暑濕之邪最容易傷脾。脾主管肌肉四肢,暑濕困脾,身體會容易感到疲乏,甚則納食欠佳、腹脹及泄瀉。另一方面,隨著空氣濕度下降,氣候逐漸變得乾燥。由於秋氣主燥 ,燥熱之邪會耗氣,「氣虛」則容易出現四肢無力、神疲體倦、少氣懶言等症狀。(作者為康河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張智媛)
近日不少本地家庭日日食炸雞,吃太多煎炸食品,大人小孩難免熱氣易病。然而,辛苦捱過兩星期,仍要捱多兩星期,想避免喉嚨焫著,爸媽們不妨試試以下幾款清熱之選,浩浩蕩蕩迎接之後的炸雞盛宴。
如此酷熱天氣之下,戴口罩除了會令到皮膚不適之外,面部還有一個部位,不用被口罩「焗住」,但仍然有很多人覺得「乾乾」甚至痕癢,冷氣吹多了,這個部位的「乾感」就更明顯,這是我們的雙目。西醫有一病名稱之為乾眼症,其部份描述正正適用於這類「眼乾乾」的患者。
「乾眼症」可歸入中醫的「白澀症」範疇,一般情況下患者的眼睛組織是找不到病變的,甚至有「白睛(眼白)無紅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