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路】跟體質煲靚湯 飲得啱防病養生
在家日子多了,不便外食,煮飯仔之餘,一煲老火靚湯在當下瘟疫之時更可慰藉人心,因應天氣變化煲合時又美味有益的靚湯之外,湯水亦應根據個人體質而有不同變化,這樣飲湯對健康更有裨益。
古代的湯就是藥,後來隨著社會逐漸富裕,醫家亦明白飲食是致病的原因之一,因此有不時不食、揀飲擇食之必要,後世慢慢把湯藥演變成為日常飲用的湯水,從生活日常中維護健康,防病養生。
湯水是食療一種,並不是治病處方,只適合在無病之時飲用,病了應求醫。
湯水會因時因地而有變化,香港由於易濕夾熱,尤其是春天,袪濕湯水乃是主流,而個人體質也是揀湯來飲之另一重要依據。
濕重者,若本身是陽氣不足便兼補陽氣,而脾胃差又濕重者,則要先健脾再祛濕才能見功。即使「飲了不對的湯」也不要太過擔心,一般用於食療的食材皆應是性質平和,飲了不對應體質的湯,最多是功效不顯,不再喝多數就沒事的。不過,若本身有病患便要小心選擇湯水,例如尿酸高者便不宜飲用豆類湯水、糖尿病患者不宜喝澱粉質重的湯水等。
很多人都以為老火湯一定要煲煮數小時,這是錯的,湯料以蔬菜為主的,一般煲滾後約1至1.5小時就行,至於有材料適合久煮的,如土茯苓、粉葛、鹿筋、鮑魚等,也不宜多過3小時。
祛濕清熱抗疫湯
濕熱體質者體內濕熱氤氳,排泄不暢,內外皆顯得「濁」,臉上起痘,背後、臀部也生小癤腫,而且舊痘才去新痘又起,尿黃味重,頭油、臉油多,易有口氣,又易感覺翳悶,故容易急躁易怒熱氣。熱與濕最喜一起侵害我們的健康,所以濕熱體質的養生關鍵就是在於祛濕清熱,避免濕熱加重,要多吃袪濕及清熱的食品,如薏米、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馬蹄、粉葛、粟米、茯苓等甘寒、甘平的食物,飲食宜清淡,戒甜食及煎炸等燥熱食物。
茵陳薏米赤小豆瘦肉湯
材料:茵陳5錢,薏米、赤小豆各1両,土茯苓2斤,瘦肉1至1.5斤,生薑4片,蜜棗5粒,陳皮1小塊,水3500毫升,鹽少許
煮法:全部材料洗淨、處理好,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3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袪濕,化積利尿,有助身體抗衡潮濕天氣的壞影響,減少生病。
服法:每周可喝1至2次。基本上上適合所有體質無異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