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路】佛誕前後多吃欒樨餅 敬神防病又有口福
佛誕前後,市面上就會看見欒樨餅的影踪,很多齋舖均有售賣這款外貌呈深綠色的傳統餅食。在佛誕未成為法定公眾假期前,不是信奉佛教的人,只要見到欒樨(音:聯西)餅上市,就知道佛祖生日臨近。欒樨餅是時令食品,過了佛誕月份,也就不多見有售賣。
欒樨餅起源於瘟疫
佛誕前後吃欒樨餅的起源有很多,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傳說在200多年前浴佛節那天,一個和尚在香山縣(現中山市)龍塘樹坑的小河邊洗澡,衣服剛脫下,便有一條大蟒蛇突然竄出並襲擊他,和尚適時敏捷地拔出寶劍,將蟒蛇斬成幾截,丟在河裡。這時恰巧有個醉熏熏的老漁翁經過,漁翁抓起蛇頭及蛇尾,在水邊耍醉起舞,一舞之下,竟令到蟒蛇死而復生,變成了一條龍,騰空而去,留在水邊的幾截蛇身,變成了幾棵河邊小樹,這幾棵就是欒樨樹的始源。
翌年春夏之交,當地瘟疫蔓延,死了很多人。有一住在河邊貧困得無錢延醫購藥的農家,因聞到從欒樨樹葉發出的陣陣香氣,聞著覺得很舒服,心想管它有否醫藥功效,即管摘些樹葉回家搗碎烹煮當茶喝試試,這個欒樨葉茶喝了幾天,居然病好了。結果這事一傳十,十傳百,村民紛紛採摘欒樨葉煮水代茶喝,又利用欒樨葉汁做成餅食,成為一款當地流行的小吃。流傳下去,百姓相信欒樨餅是佛祖的恩典,往後每年四月初八,習慣以欒樨餅來敬佛,流傳下來,現代便有佛誕前後,吃欒樨餅這一習俗。
欒樨非芫荽
欒樨樹,又名闊苞菊,英文名是Marsh Fleabane,拉丁植物名為Pluchea indica;是菊科灌木植物;樹高約1-2米。花形小,由多朵細小的管狀花組成,多呈粉紅色。葉全緣或有小尖齒,枝葉具明顯的特殊氣味,一般以其莖葉或根入藥及食用。欒樨常被誤寫成「欒茜、萱茜、櫞茜,芫茜、芫荽」等,閱罷本文,各位一定不會再弄錯了。
用來製作欒樨餅的樹葉,味甘;性微溫;具有暖胃去積;軟體堅散結;祛風除濕的功效。中醫一般主要用來治療小兒食積;癭瘤痰核;風濕骨痛等疾。現代研究發現欒樨根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欒樨根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對角叉菜膠、組胺、5-羥色胺、透明脂酸酶、鈉-尿酸等引起的多種炎症有抑制作用,亦有改善記憶力作用。
以欒樨葉作餅食,味道易為兒童接受,可助開胃去積,增進食欲;也可避開「吃藥」這不吉利的說法,因此居住在嶺南,特別是中山一帶的人民,習慣在溫熱潮濕的四月多吃欒樨餅,取其防病治病之效,既敬神又享口福。
如果想作些欒樨餅的變奏,可以試試以下的欒樨葉茶,配欒樨餅一起吃,風味不錯。
欒樨葉茶
材料:新鮮欒樨葉30克,紅糖20克,陳皮1小塊,生薑1片,水1,200毫升
煮法:欒樨葉洗淨,用手將葉揉碎;全部材料(糖除外)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30分鐘,隔渣取茶,加糖調味即成。
功效:暖胃、消積,袪濕、利筋骨。
服法:每周1-2次。代茶飲用。
資料來源:《嶺南采藥錄》 及《廣州植物志》
圖片: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