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在發育階段要吸收營養,不過家長亦要留意「兒童肥胖」引發的健康問題。台灣一個3年級男童竟發現有中度脂肪肝,加上原來家族有糖尿病史,醫生建議家長應及早正視及處理!2 year ago
-
中醫理論認為ADHD的主因是陰陽失去平衡,心、肝、脾、腎功能不足而引致,可牽涉到先天不足、後天失顧、情志失調和產傷等因素。腎陰不足、肝腎兩虛、肝陽上亢而多動、甚至激動和學習專注力不足;脾虛失養則氣血化生無源,導致心思不定,語言冒失及胃口差;腎精不足、腦髓失充而善忘;心氣不足心失所養而昏昏矇矇,或心神失守而情緒多變,煩躁易怒。2 year ago
-
中大研究指,在新冠疫情期間,香港學童的近視發病率為29.68%,較疫情前的11.63%增加約1.55倍;估算近視兒童每年的度數約增加80度。在2018年,一份有關香港學童近視率的研究亦指,逾半香港小學生均患有近視,情況令人擔憂。學童必須配戴合適度數的眼鏡保持清晰視力及控制近視的增長增度,註冊視光師陳敏琪便向《親子頭條》解答了3個配眼鏡及矯視鏡片的迷思。2 year ago
-
夏天的氣溫愈來愈高,不論是大人或小朋友都容易變得沒胃口。隨著炎熱的氣候上升,我們的汗水也會出得較多,而汗水出得太多時,則容易耗傷我們的津氣,導致脾胃虛弱而不想進食。此時,大部份的家長都會選擇含水量較多的水果給小孩,以作解暑熱及促進消化。 雖然夏天是一個吃水果的季節,但不同的水果都有不同的屬性,有些是性寒涼、有些是較溫熱,因此選擇合適的水果是十分重要。2 year ago
-
親子溝通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其中一種方法!不過你們懂得怎樣跟孩子開展話題嗎?何基佑早前在Facebook分享了「12句適合在孩子睡前說的話」,家長不妨參考一下。2 year ago
-
經歷了長時間需要佩戴口罩的日子,幼童對此習以為常,戴口罩讓他們覺得受保護和有安全感。若要求他們立即脫下口罩,他們會感到緊張和焦慮,也可能擔心受感染,因而較難適應改變。2 year ago

天氣忽凍忽熱,容易令小朋友作病,出現發燒、流鼻水或咳嗽等症狀時,未必是患上新冠肺炎或感冒,可能是由於腺病毒所引致。雖然大多數患者約一至兩星期會痊癒,但腺病毒傳染性高,家長要教小朋友學會保持個人衞生,預防勝治療為上策。
2 year ago
-
高敏兒(Highly Sensitive Child)天生對聲音/觸覺/視角等天生感覺特別敏感,環境有細微轉變都有機會觸發他們的「敏感」反應,哭鬧不停。正因如此,不了解「高敏感」的人或認為孩子難湊、甚至冠上「無家教」的標籤。藝人雨橋昨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作為「高敏媽媽」的心聲,引起眾多高敏家長的共鳴。2 year ago
-
「冷靜區」策略是一種溫和、短暫而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孩子不當的行為,避免家長打鬧孩子。不過,不少家長忽略了冷靜區的重點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冷靜反省的機會,並非用作懲罰孩子的。當家長着孩子在冷靜區進行「冷靜」和「反省」時,必須保持平穩的情緒,清楚地給予指示,並向孩子說明入冷靜區的原委。2 year ago
-
每年到春夏轉季,天氣悶熱而潮濕,加上春夏是萬物生長的時節,可以助長陽氣萌芽發展,但往往有小朋友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導致睡眠質量變差,容易多夢。雖然多夢不算大病,但如果情況反覆,對小朋友智力和肢體的成長也會產生影響。 原本到夜晚,陽氣在外工作了一天,會回到體內的陰血裡休養,身體隨之進入睡眠的狀態。但假如陽氣太過旺盛,或者陰血虛弱,陽氣便無法潛藏,導致睡眠質素...2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