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影響一生 專家籲家長把握黃金期 以藝術提升心理質素
家長十分重視子女的健康,其實健康不只是體格,心理健康同樣重要。身兼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及香港救助兒童會顧問的何天虹教授提醒家長,要好好把握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黃金時間,以免錯過建立健全心理及性格的機會。家長可讓小朋友參與藝術活動,提升認知和學習能力。
疫下兒童精神壓力大
何教授表示,近年因疫情及社會狀況,社交距離、學校停課、活動設施關閉等,很多家庭的兒童心理健康受到影響。香港大學2020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有高達21.7%39.1%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包括感到無助、恐懼及精神壓力大,其中基層家庭的兒童壓力較大,心理健康及行為問題的風險較高。
何教授提醒家長,「兒童時期是培養心理健康的黃金時間,各種習慣、性格、行為模式都在兒童時期建立基礎。有好的開始,小朋友的性格、品德及智力等都有好發展。如在這黃金時間忽略兒童心理健康,他們長大後較難有健全的健康心理及性格。
小朋友不只要有強壯的身體,還要有健康的心理,所以預防心理疾病很重要。」
此外,很多家長投放資源培育子女成才,小朋友平日花大量時間於學業和功課上,專家提醒只側重一方面發展易影響心理健康。何教授強調,除了增進知識,運動及藝術都很重要,可以幫助小朋友全方位成長。
何教授說,「以藝術或遊戲提升兒童心理健康近年廣受歡迎,它不需借助太多語言跟小朋友溝通,又好玩,小朋友容易投入。」
藝術力量強大勿忽視
藝術可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如唱歌繪畫跳舞,小朋友可藉此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年幼的小朋友未有足夠的語言能力或詞彙表達,但藉著藝術就能做到超越語言的自我抒發。唱歌跳舞也可令他們放鬆地樂在其中,表現自我亦會有滿足感及成功感。過程中,他們亦有機會認識到朋友,可以學習社交。從科學的角度而言,音樂及舞蹈都能改變或增加某些神經傳遞物質或荷爾蒙分泌,令他們開心兼減壓。藝術的多感官刺激也能促進大腦的發展。小朋友在創作藝術的過程中可啟發他們的美感,幫助他們體驗生命中的真善美,以滋養心靈。
若小朋友有特別的需要,或遭受負面經歷或背負心理創傷,可接受藝術治療,由受過訓練的藝術治療師幫助處理情緒及創傷。何教授很鼓勵大家平日多接觸藝術,不一定等有問題才找藝術治療師處理。她表示,「如小朋友參加藝術班感到開心,參加二十堂,他們就可以開心二十次。外國有研究發現,小朋友長期接觸藝術,整體會變得開朗和正面,認知和學習能力也會提升。但藝術不是藥,沒有一個固定劑量。最重要是小朋友享受當中的過程。」
何教授表示,港大正跟香港救助兒童會共同研發如何透過表達藝術,幫助小朋友增加自我情緒管理技能。香港救助兒童會將於本月19至20日在西九文化區舉行以凝聚「藝」力一起童行為主題的「世界兒童日嘉年華」,推廣借助藝術的強大力量提升兒童心理健康,有興趣的家長可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