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健康|小朋友淋雨後如何處理?中醫師教你預防感冒小貼士
小朋友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抵抗力較弱,淋雨後容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引發傷風感冒,因此,春季養生需注重「防風祛濕、健脾扶正」的原則。作為一名中醫師,我將從中醫經典理論出發,結合養生智慧,探討如何預防小朋友淋雨後的傷風感冒,並提供一些春天強身健體的方法,以及推薦一款適合小朋友飲用的保健湯水。

一、淋雨後如何預防傷風感冒
1. 及時更換濕衣物
淋雨後,濕邪易從皮毛侵入人體,尤其是小朋友皮膚毛孔調節能力不足,更容易受到濕邪阻困引發感冒。因此,淋雨後應立即更換衣物,保持身體乾燥,避免寒濕之邪滯留體內。
2. 喝薑茶驅寒
薑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散寒的作用。淋雨後,可以給小朋友喝一杯溫熱的薑茶,幫助驅散體內的寒氣,預防感冒。生薑還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衛外功能,符合中醫理論中「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原則。

3. 泡腳驅寒
腳部是人體經絡匯聚之處,泡腳可以溫通經絡,驅散寒濕。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艾葉或生薑,艾葉性溫,能溫經散寒,生薑則能增強驅寒效果,幫助小朋友恢復陽氣。切記小朋友皮膚嬌嫩,因此水溫無需過熱,約40-42攝氏度,浸至足踝處,持續15分鐘即可。
4. 適當休息
《黃帝內經》強調「起居有常」,淋雨後,小朋友的身體容易感到疲倦,充足的休息可以幫助身體恢復正氣,增強抵抗力。平日亦需避免過度勞累,以免正氣受損,外邪乘虛而入。
二、春天強身健體的方法
1. 適當運動
春季是陽氣升發的季節,小朋友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適當的運動可以提升陽氣,增強體質。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小朋友的運動,如球類運動、跑步、跳繩等,但需注意避免過度出汗,以免耗傷陽氣。
2. 飲食調理
春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蘋果等。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同時,應避免過食生冷、油膩之物、難消化的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功能。
3. 保持良好的作息
《黃帝內經》重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原則,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小朋友亦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因此應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切忌熬夜,同時減少睡覺前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以免藍光影響睡眠質量。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助於小朋友調護陽氣,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

4. 中藥調理
中醫師會根據小朋友的體質,適當使用一些中藥進行調理。如黃芪、黨參、山藥、陳皮等具有補氣健脾作用的中藥,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此外,茯苓、白朮、五指毛桃等健脾祛濕的中藥,也適合春季使用。
三、適合小朋友飲用的保健湯水
最後,推薦一款適合小朋友飲用的保健湯水,幫助小朋友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希望這些方法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讓小朋友們健康快樂地度過春天,茁壯成長。
材料:
黃芪 10克(補氣固表)、太子參 10克(健脾益氣)、白朮 10克(健脾祛濕)、茯苓 10克(利水滲濕)、紅棗 5顆(補中益氣)、枸杞 10克(滋補肝腎)、雞肉 200克(溫中益氣)及水 適量。
做法:
- 將雞肉洗淨,切塊,焯水去血沫。
- 將黃芪、黨參、白朮、茯苓、紅棗、枸杞洗淨備用。
-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1.5小時。
- 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
這款湯水結合了「春夏養陽」和「健脾祛濕」的原則,具有補氣健脾、增強免疫力的作用。黃芪、黨參補氣固表,白朮、茯苓健脾祛濕,紅棗、枸杞滋補肝腎,雞肉溫中益氣,適合一家大小春天飲用,同時幫助小朋友強身健體,預防感冒。
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但也是濕邪盛行的時節,春季養生需注重防風祛濕、健脾扶正。通過及時更換濕衣物、喝薑茶驅寒、泡腳驅寒和適當休息等方法,可以有效預防小朋友淋雨後的傷風感冒。此外,適當運動、飲食調理、保持良好的作息和中藥調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幫助小朋友強身健體。
(此文章由康河中醫診所 黃梓維中醫師 授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