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中醫拆解3大常見疾病 推介健脾消滯+除濕食療 附驅蟲香囊自製方法

端午節,「端」是指開端的意思, 「午」是指十二地支中屬火,陽氣致極。所以端午是指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此時天氣逐漸炎熱,蛇蟲蒼蠅滋生,細菌病毒易於繁殖,食欲下降,濕熱困重。因此端午節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皮膚病最為多見。

呼吸系統:病毒性感染(時行感冒)、扁桃腺炎(乳蛾)、腮腺炎(發頤)(痄腮

消化系統:腹瀉、痞滿、小兒積滯、手足口病

皮膚病:濕疹、汗疹、過敏性皮炎、蟲咬

端午節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皮膚病最為多見。(Photo AC圖片)

中醫可以怎樣防病?

端午沐蘭湯

端午沐蘭湯,是指古時人們於端午時節採下中藥用來沐浴。時至今日中藥藥浴,經常用於養生保健,如婦女產後,痛症痺症,皮膚病等。利用芳香化濁的草藥煎湯沐浴。小朋友易於接受,亦可避免小朋友打針之痛和服藥之苦。透過皮膚經絡直達病灶,亦可避免內服藥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功效:芳香化濕,開竅醒胃,避邪扶正

材料:佩蘭30克,艾草30克,菖蒲20克

使用方法:把材料加入清水2500毫升,煮沸40分鐘,倒入盆內(濾留渣,備用複煎),先洗軀幹、四肢5-10分鐘,然後浸泡兩腳10分鐘。(第二次可直接加水煎煮)。高血壓患者應坐著淋浴,並保持室內通風。

自製香囊

中藥香囊的揮發類物質,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產生黏液,並且提高血清、黏膜和其他組織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

功效:驅蟲避瘟,芳香扶正

材料:蒼術6克,艾草6克,菖蒲6克,草果3克,吳茱萸3克

制作方法:把材料搗碎後,裝入茶包袋中,再放進香囊內。

用法:可掛於老人和兒童的胸前,或置於前胸口袋、隨身手袋或睡前置於枕邊,有提升免疫力。如香氣漸失,建議每2至4星期更換一次。

古書記述適量吃粽子、飲雄黃酒能健脾開胃、袪除暑熱。但注意心血管病、胃腸病、糖尿病患者、老人和兒童應盡量少吃。

中藥香囊的揮發類物質,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Photo AC圖片)

時令食療介紹

1.     赤小豆薏苡仁粥

功效:健脾養胃,利水除濕。

適合食慾不振,大便粘膩,體倦疲勞之人士

材料:赤小豆30克,生熟薏苡仁30克,生薑2-3片,陳皮10克,白米100克,黑糖適量

方法:

1. 將赤小豆、生熟薏苡仁、白米洗淨,用冷水浸泡2小時。

2. 加入2公升水,生薑陳皮,小火熬煮2小時即可食用。

3. 可加少量黑糖調味。 

2.     荷蓮薏仁茶

功效:清暑利濕 解膩消滯。

適合體型肥胖,口氣重,痤瘡,大便不調之人士

材料:荷葉30克,生熟薏苡仁30克,蓮子30克,白米10克,生薑2-3片,陳皮一片,片糖適量

方法:

1. 將材料洗淨,用冷水浸泡20分鐘。

2. 加入2公升水,生薑陳皮,大火煮15分鐘後轉小火煮90分鐘即可食用。

3.可加少量片糖調味。

(文章由康河中醫診所 廖慧君 註冊中醫師授權分享)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香港優質教育機構巡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