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該標籤的所有文章
-
根據英國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研究,嬰幼兒與主要照顧者形成依戀的過程,會影響其成大後的社會心理關係。 依戀關係兩大類型 1970年,美國的心理學家Ainsworth設計了陌生情境的實驗(Strange Situation),按實驗幼兒和媽媽分離後再相會的反應,將依戀關係分成「安全」與「不安全」兩大類: 安全依戀型 即使處在陌生情境中...5 year ago
-
香港的幼兒教育制度強調學術,而備受推崇的芬蘭幼兒教肓則實行遊戲教育。心理學角度而言,幼兒時期對父母的親情依戀(Attachment),是日後心理健康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 幼兒發展的基本任務,不是學會閱讀或數學,而是鞏固親情和人際關係,體驗一種健康且安全的親情依戀。孩子們需要的是一個了解他們的父母,能注意到他們內心裡正在發生了什麼;而父母的基本任務,...5 year ago
-
Juno唱的《門》,是著名音樂人馮穎琪(Vicky)為兒子Ethan而寫。她說,兒子兩歲時,確診患有自閉症,而且目前為止,語言能力只限於單詞。回想兒子兩歲確診那刻,「真係覺得是the end of the world,完了!」Ethan小時候經常不能坐定定,一家人在外吃完一頓飯都不容易,「例如他不喜歡吃東西、覺得自己已吃飽了,或想上廁所等……」漸漸,Vi...5 year ago
-
當孕婦的肚子一天天隆起來,夫妻一定會討論BB出生後像誰?其實從科學角度談遺傳基因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XY染色體,究竟夫妻誰的遺傳基因會決定寶寶的智商和相貌? 智力是遺傳自誰?媽媽 智力有一定的遺傳性,同時受到環境、營養、教育等後天因素的影響。據科學家評估,遺傳基因對智力的影響約占50%-60%,就遺傳基因而言,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如果是個男...5 year ago
-
過去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規範,家中的男性——尤其是爸爸,必然成為了經濟支柱、養家活口的角色,但有許多研究發現,其實父親的職責十分多元,並且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不同而有所變化。 學者Lamb指出,父親的角色大約可以歸類為師傅、楷模、保護者、養家者、陪伴者、道德引導者及照顧者: 師傅型爸爸「師傅型」的父親博學多聞、多才多藝,喜歡和子女交流...5 year ago
-
嬰兒每日成長,每日都在學習及成長之中;當幼兒接近2歲的時候,父母懷裡的「小寶貝」突然掙扎,變成不受控的「百厭星」。到底如何能夠過渡這個「Trouble Two」階段,要先從了解孩子開始! Trouble Two 雖然坊間稱這個階段為「Trouble Two」,但並不代表只在2歲的幼兒身上出現。心理角度而言,發展心理學家Erik Erikson指出,幼...5 year ago
-
家長們在這場肺炎疫情下,每日從四方八面不斷接收相關的資訊,情緒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加上孩子停課在家防疫,打亂了自己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家長不想與孩子衝突,可以怎樣處理?家中又有什麼合適的親子活動或遊戲?以下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吳彩輝姑娘逐一分析。 問題1:家長如何應對疫情對情緒的影響? 答:在疫情的陰霾下,不少家長都擔心自...5 year ago
-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簡稱AAP)早就指出,按摩療法對親子關係及新生嬰兒有正面作用。但你知道應該按摩嬰兒哪個部位嗎? AAP出版的《The Secret To a Smarter Baby》提到父母與嬰兒的親密接觸是嬰兒體驗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親子按摩也有指引,AAP指出,嬰兒身上一些部位父母應多...5 year ago
-
武漢肺炎持續,學童停課至4月,改變了家庭、活動、作息的時間,加上與家人多了時間相處,親子間發生摩擦的機會也增加,有機會對小朋友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以下一些技巧,可幫助小朋友和家長增加幸福感,好好享受長假期。 1. 在假期裡,盡量保持家庭常規不變:例如盡量要孩子遵守平時的睡眠和進餐時間。 2. 家長心理上和身體上要照顧好自己:兒童和青...5 year ago
-
大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停課,留在家幾乎日日對住個mon,復課後有機會變成「四眼仔」。電腦、智能電話對小朋友來說有種獨特魔力,家長要控制他們上網或玩樂時間隨時演變成家中大戰。唔想引起親子爭執,家長參考以下技巧。 1. 制定家庭媒體使用計劃:為子女播放網上影片或電視台節目,應符合家庭價值觀和家長的養育法。如果適當地使用電腦、智能電話...5 year ago
-
近年來,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存在感越來越低,甚至有些爸爸將育兒的責任全都丟給媽媽一人承擔。這種失衡的育兒關係,稱為「喪偶式育兒」。 喪偶式育兒是指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 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普遍的情況下,缺失的主體多半是父親...5 year ago
-
停課長時間在家,小朋友難免會投放更多的時間在電子產品上。可是小朋友應該盡量避免投放過多的時間在電子產品,由於正值發育階段,長時間專注在電子屏幕上可影響小朋友視覺發展。過度投放時間也可能降低社交能力和專注力散煥。在煩惱有什麼活動可以做?以下3個活動小朋友既喜歡,又可以與家人在家愉快進行! 1. 親子藝術創作 與家長一起做小手工,用特別的工具畫...5 year ago
-
父母對子女的愛無微不至,但有時卻會錯誤表達,令孩子抱怨「你唔愛我」。沒有人天生懂做父母,都是邊做邊學,美國兒科學會教家長向小情人14個「示愛」的方法,或者可作參考。5 year ago
-
已育有3歲兒子的Angela Elias再次懷孕,同時丈夫工作越來越繁忙,時間有限,但要做的事無休止般,她盡量要令所有的事有效率。Angela努力令兒子聽話,讓她能夠快點幫他換好衣服,送去日間託兒所,之後她就趕去工作。 可是兒子越來越多發脾氣,Angela跟丈夫開始覺得需要求助,認為需要找出兒子行為的根源,而不想以懲罰方式去阻止,於是他們參加了育...5 year ago
-
家長們,你有發現孩子踏入5至8歲的階段,開始變得愛頂嘴嗎?相比2至3歲時牙牙學語的模樣,孩子突然回你一句「我唔驚喎!」、「反正我都唔想去……」、「你咪唔好理我囉!」、「冇咪冇囉」…… 一瞬間媽媽就血壓飆升,說不定部份媽媽已經火山爆發了。 有些家庭相處方式比較直接,成人可能對話習慣直來直往,忘...5 year ago
-
你覺得你跟子女的關係好不好呢?你認為你了解你的孩子嗎? 「讀書不專心、房間亂糟糟、晚上不睡覺、早上起不來……」,你是否也對孩子有各種抱怨或不滿,甚至有時開始懷疑自已是不是合格的父母呢?親子關係是家庭中不變的重要課題,要知道如何處理,首先要覺察自已與子女的關係如何,讓關係保持平衡。 以下的塔羅占卜就來測試一下家長對子女的「好」,到底對孩子而言是不是「好...5 year ago
-
蔡瀾說過,所謂Comfort food是吃了舒服、舒暢、不拘禮、過癮、美味,像媽媽做的,一定很飽,而人一飽,一定很有滿足感。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 Comfort food, 例如美國的芝士通心粉、英國的香腸配薯蓉、中國的粥、湯麵、韓國的湯飯、日本的關東煮、星馬的海南雞飯、印尼的撈麵等。在字典裡找不到 Comfort food 一詞的中文翻譯,我「...5 year ago
-
面對考試,怎會沒有壓力?如果是幼稚園升上小一的幼童,或小學升中一的孩子,在新學校面對第一次測驗或考試,壓力之大可以想像,這裡我可給家長一些建議。 家長可以先了解學校的考試制度,有助幫小朋友適應,例如可以找一些模擬試卷給小朋友試做,為小朋友計時,慢慢適應測驗或考試的環境,放鬆緊張情緒。不過,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向小朋友清楚表達「成績絕對不是最重要」的信...5 year ago
-
家長過份緊張子女演變成怪獸家長,而怪戰家庭最終引發各種家庭問題。「乜都管」的背後,其實家長的原意是凡事能為子女伸出援手,但種種監察子女的行為卻過了火。你究竟是不是怪獸家長,馬上看看下面10個「怪獸行為」你中了多少個吧! 1. 「如果小朋友喺重要場合整污糟咗件衫,我會馬上幫佢抹乾淨/換件新衫。」 這不是整潔的問題,而是媽媽希望成為「完美的母...5 year ago
-
這天早上,我又「再展開」全職媽媽的生活:為女兒預備早餐,打點她上學的一切。我說這是「再展開」,是因為在我之前的工作生涯裡,試過多於一次選擇短暫放棄全職工作,那就是在女兒剛出生到一歲,以及兩歲多剛進幼兒園的時候。與其說想見證她每一個重要時刻,不如說我要陪伴她走過人生的轉捩點和不同階段。到了現在,女兒又要踏進人生另一個階段——小學,很多朋友都問我,既然孩子現...5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