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該標籤的所有文章
-
好多媽媽都鍾意買衫,搞到衣櫃經常塞爆。利園協會與本地換物平台「執嘢」,將於6月11至12日週末期間舉行「利園衣櫥交換派對」,讓新淨舊衣飾重生。同場有一系列慈善縫製工作坊,教大家將舊衣服升級再造,減少浪費。2 year ago
-
港生在科技領域再創佳績!由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 (Lawrenc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主辦的全球國際機械人大賽ROBOFEST,香港精英隊伍勇奪3名冠軍、2名亞軍及1名特別獎項。2 year ago
-
現正在西九文化區藝術展亭展出的「西油記」,有逾650位小學至大學的學生參與創作,唔好小覷小朋友和年輕人的創意,他們的藝術展品非常適合打卡,讓大家打卡之餘,亦可探索作品中的隱藏彩蛋,以嶄新藝文角度深度遊西九龍。2 year ago
-
6月第一個周末,大家準備好怎樣慶祝6.1兒童節及端午節了嗎?愛護動物協會(SPCA)及人氣卡通星星兔Sing Sing Rabbit由6月3至5日於淺水灣The Pulse 商場舉行〈同寵孩〉寵物及手作市集,一家大細及毛孩都可以盡情玩耍,重拾童真快樂!2 year ago
-
好多男仔都鍾意恐龍,想感受暴龍及劍龍懾人威力,大小恐龍迷唔好錯過6月在海港城及時代廣場舉行嘅「夏日快閃:機動恐龍展」!2 year ago
-
商場陸續推出親子活動,吸引一家大細到商場玩樂。今次介紹位於黃大仙的現崇山商場,與Big Bang Academy於6至7月連環合辦以恐龍為主題的科學夏令營,多個STEM工作坊,十分吸引!2 year ago
-
三代同堂是中國社會普遍家庭享受天倫之樂的景象,香港亦不例外。而三代同堂的家庭有很多形態,有同住或非同住的、有關係緊密或較為疏離的;為數不少的年輕一代父母基於各種情況和需要,選擇由「四大長老」幫忙照顧下一代。不過,兩對不同年代的父母,很多時候對育兒也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很多時候就會引起兩代間的衝突……2 year ago
-
不同孩子有不同性格特質,有些孩子好勝心較強,事事要贏、輸不起,亦不喜歡聽從別人的意見。家長與這類孩子溝通時,要掌握一定竅門,例如跟孩子說「可以」多於「不可以」、說具體的方法、放手讓孩子自行處理問題,以及多讚賞和鼓勵孩子,從而保持良好溝通,有助提升親子關係。2 year ago
-
升小統一派位結果將於6月1至2日揭盅。教育局公佈今年有78%學童獲派首三志願,創近11年新高。若連同「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首三志願的學童,本年升小整體滿意率達88.8%。2 year ago
-
本港擁有豐富海洋生物,等待大人小朋友探索。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將於6月11日起一連3個星期六舉行「自然學堂2022」週末班,課程專為9至12歲兒童及家長設計,讓參加者於海下灣海岸公園體驗成為「海洋學家」,了解香港海洋生態及海洋保育工作。2 year ago
-
網絡幾乎是兒童和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這也增加他們在網上欺凌及性騷擾的風險,不但受害人的情緒、心理和生理,甚至引起自殺念頭。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博士就教家長如何教育小朋友。2 year ago
-
屯門大會堂啟用35周年,加上慶回歸25周年,康文署將於5月至12月舉行「25.35演藝嘉年華」,首場嘉年華於5月29日在屯門大會堂舉行,一眾藝術家及表演團體將獻上多項免費演藝活動,小朋友都啱㗎!2 year ago
-
育有3孩的藝人張頴康和麥雅緻,近日為慶祝大女小豆8歲生日忙過不停。生日會後,張頴康帶老婆去拍拖,慶祝成為父母8年,身為「愛妻號」嘅佢,在社交網放閃冧老婆:「只要我哋深愛對方,就算係乜嘢身份,我諗我哋大家都唔會變!」2 year ago
-
踏入5月,第五波疫情緩和,天氣亦開始變得炎熱,大家都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到戶外盡情放電、親親大自然。海洋公園推出6月特備活動——「野外親子日營」及「小村民 ‧ 大舞台」,同時集好玩、合家歡、富教育意義於一身,讓小朋友享受初夏!2 year ago
-
近日朗豪坊KKplus天線得得B擺設損毀事件引起全城討論,5歲事主的爸爸今早接受訪問時表示,兒子發生至今仍不開心,缺席上課;昨天更3次問爸爸「點解隻公仔咁恐怖?」不少家長擔心如遇到同類事件,幼童會否有心理創傷?2 year ago
-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寄予厚望是普遍不過的事。就算子女不能擁有非凡成就,平穩成長都讓家長於願足矣。「慈母多敗兒」這句說話真的份量十足。相信沒有一位父母想培育出不孝子及失敗兒;也沒有一位父母想成為罪魁禍首!2 year ago
-
保良局於屬下10間幼稚園推展為期3年的正向教育計劃,藉以提升師生及家長的精神健康及抗逆力。保良局就相關計劃進行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參加計劃後更體諒他人、樂於助人,並有更高的學習動機,更為勇於嘗試新事物。2 year ago
-
升學是小朋友成長階段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無論由幼稚園升小學,還是由小學過渡至中學階段,都需要更多時間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社交圈子。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病肆虐兩年多,停課及網課等防疫措施影響學童的學習進度及校園社交生活,適應升學環境更大挑戰。2 year ago
-
正向教育可培養小朋友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保良局正向教育團隊給家⻑的5個貼士,教家長培育「不怕困難、勇於挑戰」的小朋友。這些特質小朋友一定終身受用。2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