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該標籤的所有文章
-
簡單的一呼一吸,其實一點都不簡單。現邀請你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這個練習不但可以幫助家長平穩情緒,更可以改善親子關係。3 year ago
-
仔女日漸長大,開始懂事,爸媽的說話舉足輕重。以下十句是本港青少年表達最想聽父母說的話,每句說話背後蘊含一份意義,值得港爸港媽反思。即使對年齡較細的小朋友同樣適用,日後多應用於日常親子相處。3 year ago
-
腸道健康會影響身體,女士不應少看便秘問題,尤其是產婦和孕婦。註冊中醫趙曄教大家從大便、面色等身體狀況觀察腸道健康情況,並推介合適的食療。3 year ago
-
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些三、四歲的兒童已經成為「四眼一族」,原來除了近視或散光等問題,遠視都是其中一個因素,嚴重的更可能會影響兒童的視覺功能和學習,所以家長不容忽視。3 year ago
-
許多時候,一聽到家中「四大長老」以上的說話,父母都氣得咬牙切齒!總之一字記之曰:「縱!」筆者經常接觸到家長們訴說他們最大的困擾,莫過於「四大長老」的縱孫實錄!那麼,就藉這次機會,讓筆者跟「四大長老」剖析教孫攻略吧!3 year ago
-
今個4月太適合「報復式消費」了!踏入初春,不論是大人或小朋友,都比以往更想外出放電,加上政府剛發放新一輪電子消費券,爸媽可能正計劃用消費券慰勞一下自己和家人,這個親子工作坊就正適合你了!3 year ago
-
近年推崇腸道健康的生活態度,為什麼腸道健康會影響身體?在中醫理論「脾為後天之本」,「脾」在中醫,不是只有西醫所說的脾臟器官,還包括了胃和整個大小腸系統,足以證明自古以來中醫對腸胃的重視。3 year ago
-
台灣吳姓單親媽媽於2020年在汽車旅館下藥迷昏、再用童軍繩勒斃7歲女兒和6歲兒子之倫常慘案,今終定案。3 year ago
-
戲院未重開,今屆香港兒童國際電影節 (KIFF) 《KIFF 2022 Online》將於4月10至17日一連8日在網上舉行,免費限時放映德、英、南韓、吉爾吉斯、本地的精選電影,一家人可以在復活節假期留在家中觀看好戲。3 year ago
-
當天一個「提早放暑假」的信息,大概為各方家長們增添了不少的煩惱。既然已成事實,與其在煩惱中糾結,倒不如想想,可以如何應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挑戰。以下的點子,希望能為爸媽帶來一些靈感,給爸媽孩子們多一點安穩的感覺。3 year ago
-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於2021年12月公布之最新數據發現,每44名兒童中就有一名是自閉症,較之前數據顯示每54名兒童有一名患有自閉症有進一步上升趨勢。疫情對育有自閉症子女的家庭尤其明顯,協康會就趁4月2日「世界關顧自閉日」發佈相關調查。3 year ago
-
香港理工大學與達能紐迪希亞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初生剖腹產嬰兒在出生過程中未有接觸母親產道,可能導致腸道內幾乎無雙歧桿菌的情況,遠低於順產嬰兒水平。雙歧桿菌是一種可協助嬰幼兒建立良好免疫力和保持腸道健康的益生菌種。有兒科醫生建議讓寶寶餵哺母乳,及早補充所需益生菌。3 year ago
-
春天常處於潮濕狀態,加上天氣乍暖還寒,中年人士及長者們會特別容易被寒、風、濕入侵,引發風濕痛。從中醫角度,「風濕」是指氣血閉阻不暢而引起的痺症,令關節及肌肉出現痠痛、麻木、腫大及屈伸不利等症狀。不想關節飽受風濕之苦,可從食療及生活習慣入手,怯風除濕,改善風濕問題。3 year ago
-
已經有各類研究證明飼養寵物可以為主人帶來許多身心益處,包括減少孤獨感、降低壓力、增加活動量等。現在最新科學研究發現,長期飼養寵物更對主人大腦有益,特別對老人家預防腦退化有莫大幫助!3 year ago
-
父母或照顧者是兒童成長中最重要及親密的人,他們與兒童的互動相處對兒童心理健康影響深遠。防止虐待兒童會調查發現,近半受訪兒童表示表示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施以體罰;近7成曾遭受大聲喝罵等等,反映潛在構成心理傷害的不良親子互動模式未被覺察及正視,長遠對兒童心理健康將構成傷害。3 year ago
-
第五波新冠疫情洶湧而至,大家又再陷入緊張的抗疫狀態。對於家長們,除了忙碌地選購抗疫及日常物資、擔心自己和家人會否受感染外,更要面對突如期來的提早放暑假,令他們承受更大的壓力,有家長更以「崩潰」來形容現在的心情。3 year ago
-
患有睡眠窒息症的港人有很多,當中坊間會覺得男士會比較多,但原來女士同樣都有機會患有此症,甚至小朋友都有機會,而且睡眠窒息症是一個十分危險的病症,家長都要留意。耳鼻喉專科黃嘉輝醫生為大家解開睡眠窒息症面目。3 year ago
-
嬰兒如果在平躺睡覺、情緒穩定或呼氣時發出異常的喘鳴聲,甚至有嗆奶或呼吸困難等情況,家長便要特別留意,因為這些都是軟喉症(又名喉頭軟化症)的典型症狀。由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副教授及香港過敏協會現屆主席何學工醫生解答有關軟喉症的問題,讓家長能更加認識這個疾病,及早對症下藥。3 year ago
-
防疫期間,許多人都說社交距離要保持1.5公尺,但心要很靠近。然而,對於朝夕相處的家人來說,心的距離如何才「剛剛好」可能有不同的邏輯。由於幾乎整天都待在同一時空,時常能相互關心,但摩擦干擾也可能隨之增加。因此,親子之間的社交距離重點應放在如何「不太近也不太遠」,拿捏在一個能夠相互支持,但不致過度糾結干擾的狀態。3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