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從事自閉症教育的十二年生涯裡,經常會遇到學生家長的提問:「我的孩子現在適合到主流學校上課嗎?」這個問題牽涉到多方面的考慮因素,包括孩子是否已具備入讀學校前所需要具備的各種技能。我與我的教學團隊,將會透過一連六個單元,與大家分享這方面的資訊。今期是第一篇的文章,我會先介紹甚麼是自閉症。3 year ago
-
孩子由幼稚園升上小學是一個重要的成長和學習里程碑,當中要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學習模式及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所以孩子在開學前,難免出現緊張和擔心的情緒。以下由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衞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陳潔冰逐一為大家剖析當中的原因、家長的角色及應對良方,讓孩子可以順利過度這個重要的關卡,邁向人生另一個新階段。3 year ago
-
許多新手爸媽都會掙扎,到底該不該讓幼兒坐行學行呢?因為親戚長輩都說有學行車十分方便,但網絡及身邊的媽媽朋友又會說學行車對幼兒的肌肉和骨骼發育不好,甚至延遲小朋友走路的時間。到底什麼說法才正確呢?3 year ago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不聽話」的時候,大部分的爸媽都很難忍住不發脾氣。然而孩子往往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理解,日前就有哈佛博士研究指出父母亂發脾氣會造成孩子的大腦損傷,導致語言理解能力變差,甚至可能會降低智商。
3 year ago
-
上回提到幼兒需從小藉著與父母之間溫暖的情感互動,逐漸建立信任及安全感,從而慢慢發展出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家長需要多觀察幼兒發出的情緒訊號,把握機會積極回應其情緒,並透過有效的溝通鼓勵幼兒分享感受及想法。以下將繼續講解《情緒教練五部曲》其餘的三個步驟:3 year ago
-
現今社會一般都是以小家庭為主,父母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更因為過份保護而令孩子欠缺獨立自主的能力,變得做事猶豫不決,喜歡依賴別人等,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讓他們在成長路上成為自主、自信的人。3 year ago
-
暑假過後,幼兒就升上幼稚園,接受正規教育。他們返學意味著與照顧者分離,自己走入陌生的環境,學習跟從指示和規律,對3歲的幼兒來說,真係唔容易,有些需要數個月才能適應轉變。家長可在開學前一至兩個月,做好以下6個預備,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1. 鼓勵孩子學習自我照顧 讓孩子學習自己穿衣服、收拾、上廁所等自我照顧的技巧,可增強他的自信心,幫助他適應較獨立的學校生活...3 year ago

你都怎麼和自己的子女溝通呢?當小朋友犯了錯,是激動指責、冷漠處理,還是循循善誘?良好的溝通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反之,錯誤的溝通方式會使彼此疏離,甚至對小朋友的人格特質造成深遠的影響。
3 year ago
-
暑假後,幼兒就需要離開父母,獨自面對上課環境,有些小朋友在爸媽分開後迅即爆喊,爸媽可在暑假期間為小朋友做好準備,減低子女分離焦慮情緒,盡快投入校園生活。 孩子年紀幼小,需要爸媽或照顧者給予安全感,加上幼童正處於依附情緒的高峰時期。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表示,分離焦慮於嬰幼兒身上出現屬正常現象,若到了3至4歲仍然不能和照顧者短暫分離,便要認真處理。 ...3 year ago
-
「誠實」對小朋友來說,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家長想小朋友明白誠實有多重要,可以運用「誠實三步曲」,與小朋友一起理解、想像和實踐,培養出「誠實寶寶」!一起看看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姑娘的講解。 © 2021 Healthy Seed Limited3 year ago
-
「媽媽唔講道理,我憎死佢!」 「我以後唔會再同爸爸講,佢永遠都係啱,我永遠都係錯!」 以上孩子的說話,各位家長可能耳熟能詳。當孩子做錯事時,有些家長會懲罰或向他們說教,以為這樣會令孩子知錯能改。雖然這樣做能停止孩子再犯錯,但無形中會影響親子感情和彼此的信任,孩子便會說出這些說話;加上孩子為求自保,很可能會慢慢拒絕承擔過錯。看看以下由香...3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