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家長心目中,學業對於孩子是最重要的一環,在正式上學之前,便為孩子預備一套套的教材,又會預早了解Playgroup及幼稚園的資訊。然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樣重要。何時才讓孩子自行吃飯?孩子何時要學懂自己換衣服?就讓我們拆解有關自理能力的迷思。
家庭環境與嬰幼兒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為他們帶來刺激,促進自主探索,有助其成長發展。然而坊間對於建設適切家庭環境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有不少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
大部分家長的教養模式大多是找出問題,然後面對及解決它;為了克服弱點求進步,就會勤加訓練與治療;遇上解決不了的困難,則會尋求專家的意見與介入。筆者在這裡分享另一種育兒理念:「強項為本」,意思是以發掘、發展及發揮孩子潛能,促進他們的自尊、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與生活滿意度為目標。而這些目標,是可陪伴孩子一生的「軟實力」。
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需按孩子的個性並配合其身心發展需要,培育寶寶健康地成長。可是,對新手父母而言,要照顧0至3歲的嬰幼兒,有時候可以說是無從入手。如果幼童在成長期擁有良好的社交情緒,往後在各方面的發展也事半功倍,惟坊間對於培養幼童社交情緒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在不少的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
無論孩子的年齡有多大,作為家長都會為子女的未來而擔憂。大部分家長自子女幼兒時期已開始為他們的發展打好基礎,希望孩子在同一起點線成長。可是,坊間對於培養幼童語言能力的說法眾說紛紜,當中存在不少的謬誤,現在讓我們為家長逐一拆解。
面對大環境的轉變,我們很容易會有不安、擔心、憂慮等情緒,特別在反覆的疫情下,身為父母要兼顧工作和照顧家庭的重擔,經濟、家庭和情緒壓力更是層層叠。當家長在管教孩子上遇到困難,有時難免會發生親子衝突,甚至出現情緒失控。若因一時衝動而對子女作出過激行為,將會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眼前活潑可愛的悅悅令人印象深刻,她彷彿有無窮無盡的精力,在媽媽Agnes身旁跑個不停。當筆者這個陌生人走近時,她會不安的躲在Agnes身後,靜靜地對筆者從頭到尾打量一遍。Agnes表示悅悅現在仍然難以安坐及專注,對於環境和事物的轉變亦會感到焦慮,但她慶幸之前有參考筆者的升小預備建議,讓她能陪伴悅悅安然走過升小一的路,來年度繼續向小二進發。
「情緒」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建立關係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能與人連結,是因為我們能夠「感受」,而家長如何接收和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作用。
新型冠狀病毒病肆虐逾兩年,疫情打亂了不少人的生活日常。早前,第五波疫情來襲,確診數字大幅飈升,大家盡可能都足不出戶,留家抗疫。這邊廂成人在家工作,那邊廂孩子則進行網上課堂,無論成人或小朋友都承受著不同程度的精神壓力,社交及情緒健康均有所影響。
升學是小朋友成長階段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無論由幼稚園升小學,還是由小學過渡至中學階段,都需要更多時間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社交圈子。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病肆虐兩年多,停課及網課等防疫措施影響學童的學習進度及校園社交生活,適應升學環境更大挑戰。
新形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兩年多,無論家長抑或小朋友都要接受大環境的改變,以應對新常態、新日常。第五波疫情反覆更令家長疲於奔命,不但要照顧家庭,更要四處選購抗疫物資及生活用品,精神壓力幾乎超出負荷,瀕臨「爆煲」。
第五波新冠疫情洶湧而至,大家又再陷入緊張的抗疫狀態。對於家長們,除了忙碌地選購抗疫及日常物資、擔心自己和家人會否受感染外,更要面對突如期來的提早放暑假,令他們承受更大的壓力,有家長更以「崩潰」來形容現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