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誤區|培養幼童發展能力 別再錯重點(二)
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需按孩子的個性並配合其身心發展需要,培育寶寶健康地成長。可是,對新手父母而言,要照顧0至3歲的嬰幼兒,有時候可以說是無從入手。如果幼童在成長期擁有良好的社交情緒,往後在各方面的發展也事半功倍,惟坊間對於培養幼童社交情緒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在不少的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
1. 不可以常常抱BB,BB喊是正常的,多抱會被寵壞。
正確的觀念:
家人的「親密關係」就像嬰孩的安舒區,有了安全感,就擁有探索世界的膽量和勇氣。若嬰兒哭鬧,家長應找出原因,抱BB是促進父母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絕非寵壞孩子。
2. BB 出世後要盡快戒夜奶,大人和小朋友也不用熬夜
正確的觀念:
每個人成長都因人而異,並不能一刀切要規劃特定時期戒夜奶。家長需要按子女當下的情況作決定,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協助BB 戒夜奶,所謂「欲速則不達」,如果BB是早產嬰兒,就需要更多時間培育其身心發展,不能操之過急。
3. 早早戒片好處多
正確的觀念:
有家長在子女年屆1歲時,便抱孩子尿尿。家長希望小朋友快些戒片,為入學前班作好準備。其實,如廁訓練的條件必須配合孩子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發展,大多約歲半到兩歲間開始。父母不宜強迫子女進行如廁訓練,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
4. 性別定型 - 女孩子要斯文,不可舞刀弄槍;男孩子不可以玩煮飯仔
正確的觀念:
父母別犯這些陪玩禁忌。雖然有研究指父母有責任讓孩子建立正面性別形象,但勿矯枉過正。家長宜提供多元化讀物及玩具,讓孩子在不受性別框架限制下自由發展自己性格或喜惡,鼓勵他們了解朋輩的不同優點,減少偏見。
提升幼童發展能力的正確方案
嬰兒的誕生令父母既驚且喜。能否讓幼童成長有更佳發揮,就看父母如何關注及愛護。 以下是0至3歲嬰兒的發展重點:
1. 安撫嬰兒情緒
多擁抱、多凝視、多逗BB笑,以及多與他說話,從而建立良好依附關係及安全感,讓嬰孩身心靈得到滿足。
2. 滿足寶寶的慾望
嬰兒的大小肌肉發展迅速,見到喜愛的物件便爬去抓在自己手中玩耍,或投入口中嚐嚐, 故家長宜多注意家居環境安全。選擇合適的玩具,多陪伴孩子玩耍,多觀察他的需要從而作出合適的回應。讓孩子能安全、無拘無束地四處探索,滿足他的好奇心和不同感官刺激需要,為未來打好基礎。
3. 多鍛練身體協調並配合認知發展
隨著身體成長,嬰幼兒需更多活動空間及時間去體驗四周的事物,以增加知識。此時,父母更應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到處玩玩,例如:公園、沙灘、郊外、圖書館、博物館、親友聚會等。另外,與孩子哼兒歌及進行親子伴讀,讓他們多動腦筋,鍛練四肢以增加其肌肉協調發展,提升專注力。
4. 人際社交行為的建立
隨著幼童漸漸長大,開始發展自己的行為意識,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故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與人溝通的基石。家長在陪伴寶寶玩耍及探索時,可以多聆聽他們的想法,教導他們認清對錯,從而培養其獨立自主思考及邏輯分析能力。培養孩子自主活動的能力,選擇志趣相投的同伴,以享受「玩」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和溝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以上文章由香港小童群益會 高級特殊幼兒工作員林潔兒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