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大研究】剖腹BB腸道冇雙歧桿菌 及早餵母乳補充有益菌種
香港理工大學與達能紐迪希亞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初生剖腹產嬰兒在出生過程中未有接觸母親產道,可能導致腸道內幾乎無雙歧桿菌的情況,遠低於順產嬰兒水平。雙歧桿菌是一種可協助嬰幼兒建立良好免疫力和保持腸道健康的益生菌種。有兒科醫生建議讓寶寶餵哺母乳,及早補充所需益生菌。

本港有近4成嬰兒經由剖腹出生,是次研究屬本地首項針對不同分娩方式對腸道微生物發展及營養所帶來的影響之專門科研項目。研究員收集了70個初生嬰兒出生後兩周內的糞便樣本進行研究,發現來自剖腹產嬰兒的樣本中幾乎不存在雙歧桿菌。醫學界普遍認為雙歧桿菌能夠保護嬰兒免受腸道及免疫系統相關疾病,包括過敏、哮喘和濕疹。相比之下,採自順產及以母乳餵哺嬰兒的 37個糞便樣本,則全部發現該益生菌種達至水平。

兒科專科徐梓筠醫生指出:「嬰兒出生後首數個月,是建立良好免疫系統的關鍵時期。缺乏包括雙歧桿菌等腸道益生菌,有機會影響嬰幼兒建立好的免疫力。不同研究亦發現採用剖腹分娩的婦女可能會出現較遲上奶的情況,令初生嬰兒未能更早接觸有益菌種。相對自然分娩的嬰兒,剖腹分娩的嬰兒可能有較大機會出現過敏、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免疫系統相關疾病;因此,及早補充所需益生菌,例如有科研水平的短雙歧桿菌作為產道同類益菌種,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母乳是最好的,最好讓寶寶餵哺母乳,但如要選擇配方奶粉,請詢問醫生的意見。」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邱家琪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剖腹產嬰兒腸道內的有益微生物數量遠低於順產嬰兒水平;因此我們希望透過科研,了解他們的特別營養需要。」

其他海外研究亦發現,為剖腹產嬰兒提供額外的益生菌營養補充有助於恢復其腸道內益生菌水平。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春天的中分點。它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因此人們保健養生也應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春分節氣多風、寒、濕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患者在春分節氣轉化時有諸多不適症狀,尤其伴有風濕性疾病、腰腿痛、慢性呼吸系統等疾病的患者,春分養生尤其重要。18 hour ago
-
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可能會不自覺地使用恐嚇或威脅,例如通過威脅、瞪眼、大喊、大叫,甚至打孩子等方式,希望孩子能快速服從並改正行為。雖然這種方式看似能立即見效,但長期下來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讓他們在恐懼中成長情感被壓抑,甚至破壞親子關係。2 day ago
-
認真覺得,很多舊時代的「育兒經」,其實是在誤人子弟,像以下這3個,真的該被徹底淘汰: 小時候胖不是胖?錯!胖就是胖!15 day ago
-
小孩腸胃炎一直拉肚子,有人說魚肉蛋不能吃,只能吃粥?這是不對的,剩拉肚子症狀了還只能吃粥?都2025了,觀念快改一改吧!1 month ago
-
孩子的身高是不少父母近年來頗爲關注的一環。在中醫學的角度而言,有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影響著孩子身高。如結合食材及中藥材,也可成爲增高湯水,讓家長們作爲孩子的增高飲食參考。1 month ago
-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分為暫時性的。 據美國牙科學會數據顯示,大約有38%的幼兒都有睡眠中磨牙的現象,偶爾磨牙發作,不屬病態,家長無需過度擔心。不過,如果磨牙的次數過於頻繁,甚至每...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