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路】菠蘿濕熱係咪真?保健好處多要識食
最近很多人都在吃鳳梨,筆者也是。鳳梨是鳳梨科(Bromeliaceae)植物鳳梨(Ananas comosus L. Merr.)的果實。原產於巴西,菲律賓、夏威夷均盛產菠蘿,廣東、廣西、福建及台灣均有栽種,筆者個人最喜歡吃台灣的品種。
有些時候鳳梨是一種較具爭議的水果,很多說菠蘿濕熱,不宜多吃,又或是吃了會容易引起不適,真是這樣麼?看看古代醫家怎說?明代醫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記載:「鳳梨,性平、味甘酸,入脾、胃經。具有生津止渴、助消化、止瀉、利尿補脾胃,固元氣,制伏亢陽,扶持衰土,壯精神,益血,利頭目,開心益志等功效。」另一醫書《食療本草學》則云:菠蘿味甘、微酸,性平。具有生津止渴,助消化的功效。主治胃陰不足,口乾煩渴;可改善消化不良,少食腹瀉等。
現代研究發現鳳梨果實含有糖類、碳水化合物、有機酸、氨基酸、尼克酸、維他命 A、B、C、B2;也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菸鹼酸;礦物質鈣、磷、鐵和多種酵素等。鳳梨所含的「鳳梨酵素」是一種天然消化成分,稱為「菠蘿朊酶」,它能分解蛋白質,有助消化。該朊酶與木瓜酵素有相類似的作用,能分解蛋白質、有助消化,故在飽餐後食用能幫助減輕胃脹腹滿等不適。鳳梨所含的豐富維他命C與菠蘿蛋白,均有助消炎、利尿、加速組織痊癒和修復的功能,可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
6類人士宜少吃
鳳梨雖然美味又有益,不過進食時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不宜空腹食用;胃潰瘍或胃酸過多者,應慎食。
2. 過敏體質者不宜吃,因為鳳梨含有的菠蘿蛋白,易引起過敏。由於鳳梨中的菠蘿蛋白能作用於腸道,引起腸黏膜通透性增加,使腸胃中的大分子異性蛋白滲入血液中,因而引起過敏性反應。吃後15分鐘至1小時左右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還會出現頭昏、頭疼、皮膚潮紅、全身發癢、四肢及口舌發麻等症狀,最嚴重時還會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等。
3. 鳳梨中含有5-羥色胺酸,攝入太多的這種成分,易引起頭痛。
4. 脾胃功能向來弱者,只宜淺嚐,不宜多吃,多吃易腹瀉。
5. 濕疹患者不宜吃生鳳梨,要吃也宜吃少量煮過的鳳梨,較為不易引起過敏反應。
6. 口腔潰瘍患者及兒童宜吃用淡鹽水浸至少15分鐘的鳳梨,因浸過鹽水的鳳梨對口腔黏膜的刺激會大為減少,吃時舌頭不會有刺痛不適。
台灣南部有一種相當特別的吃鳳梨方式,將鳳梨切成薄片後蘸豉油(台式)吃,這樣吃鳳梨除了更為味美之外,也不容易引起過敏反應,你有沒有試過這樣吃鳳梨?筆者找天也試一試這樣吃,吃過再向各位報告「吃後感」。趁鳳梨當造,趕快吃多些吧。
鳳梨消滯茶
材料:鳳梨肉30克,普洱茶葉1茶匙,陳皮絲1茶匙,水適量
做法:鳳梨肉切成丁方小粒,全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2分鐘即成。
功效:消滯、去食積,助消化,防血脂積聚。
服法:大魚大肉時,餐前、餐後皆可喝2杯來助消化或防食滯;平時偶然吃多了肉食,也可喝一杯來幫助消化。
宜忌:基本上所有體質無異常者均適合飲用,鳳梨經過高溫烹煮,容易過敏者也可淺嚐此茶,不用太擔心引起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