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個表姐係你邊位?阿嫲個阿妹即係咩?爸爸個舅父又點稱呼?每逢飲宴、拜年,見到一大班親戚,又唔知道點叫,真係搞到頭都大堆。做了爸爸媽媽的你,分分鐘自己都未知點叫好,莫說要叫子女向人問好。如果話你知有一個App可以幫你計掂條數,一按即知點叫好,係唔係好正先?
從小到大,小編都覺得自己對「家族樹」這回事看得通透,不過,身邊有不少朋友卻從未搞清親屬稱謂。年屆...
9 year ago
-
「錢」的概念 父母愛錫子女,將最好的給最愛,這是必然事。但注意,愛的表現未必是利用金錢所衡量,反而會帶出一個奢侈和沒理財的意識。 處事方式 每天為生活勞碌,必然充滿壓力和煩心事,回家後自然將負面的情緒一併帶到家中,事事挑剔,甚至乎對孩子發洩。這樣會造成了一個負面的形象,使孩子學習到一個錯誤的處事方式。 時間觀念 大人往往是小孩的學習和模仿對象...9 year ago
-
孩子讀書溫習,其中一個教爸媽傷透腦筋的問題,就是孩子無論怎樣溫習,總是不上心。 很快便要測驗考試了,到底如何是好?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個問題,不妨參考以下孩子增強憶記 6 大法。 一 ) 要加強記憶力,要時常保持冷靜,心平氣和,不要過分焦慮。 二 ) 先瞭解課題的意義、邏輯、過程、次序和前因後果,然後加以組織,...9 year ago
-
大人工作累了,感到頸梗膊痛時,都會想按摩一下筋骨,有時甚至會做正宗推拿,藉以放鬆身心,回復最佳狀態再回工作崗位搏鬥。對於兒童來說,家長們聽得最多的,相信是近年流行的BB按摩,但對小兒推拿卻較少接觸。原來小兒推拿在內地及新加坡有顯著療效,中醫師更表示小兒推拿可以「有病醫病無病強身」。 小兒推拿是甚麼? 《親子頭條》找來註冊中醫師陳瑜明,帶家長們齊來認識...9 year ago

學習對小朋友來說十分重要,爸媽都會十分緊張孩子的功課,尤其是中、英、數三個主科,成績對日後的升學有很大影響,也難怪爸媽會跟得特別緊。
小編就讀二年級的小侄女告之,每天放學回家做妥功課後,一定要待媽媽放工回來替她檢查功課有否做錯及做漏,然後才安心睡覺。
緊張孩子的功課,原來除了香港父母如是,其他國家的爸媽也一樣。最近,英國一眾媽媽便被一條數學題考起,...
9 year ago
-
一聽到零食,媽媽或會馬上耍手擰頭,但偏偏孩子最愛就是零食,甚至比正餐還要吃得多。 其實零食也不一定冇益,有時候也得給孩子適量美味可口的零食調劑一下才行。媽媽大可加點創意,親自炮製創意健康零食該孩子開心一下。 以下孩子 5 大健康創意零食,可以利用新鮮水果、芝士等食物作為材料,簡單易製,一學即會,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動手做。 平日不愛吃水果...9 year ago
-
要保持身心健康,恒常運動是不二法門。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熱愛運動,很多時他們會因為怕辛苦、覺得沉悶、沒有恒心等問題而不願持久進行運動。 以下讓孩子愛上運動的 10 個貼士,爸媽不妨作一參考。 一 )步行或踏單車上學 送孩子上學時,不妨提早出門,改以步行甚至踏單車代步,放學如有時間也照辦煮碗,持之以恒,輕輕鬆鬆其實已較平日多了運動量。...9 year ago
-
一) 讓孩子作主導 不要強迫孩子閱讀的選擇甚至坐姿,這樣會令孩子覺得沉悶和被懲罵。就放手讓孩子閱讀,當他開始覺得疲累、興趣減少時,就讓他休息一會、遊戲一會,待他興致勃勃時再讓他繼續吧。 二) 圖文並茂 對於小朋友來說,給他們選擇適合的讀物常重要,一些文字較少、圖片較多的書籍會較適合他們。這些讀物會令孩子享受閱讀以及易於...9 year ago

現今的小朋友都很早熟,讀書期間拍拖已經不是甚麼新鮮事。但當還就讀小學的子女告訴你,他已經拍拖了,作為爸媽的難免會有所擔心。但除了擔心,可以如何處理得恰當,又同時不失親子關係呢?
青協「學校青年工作」社工侯孝文 (Herman)表示,小學生拍拖主要集中高小的同學,不過,爸媽要先了解清楚,有時候,小朋友所謂的拍拖,跟大人的定義不一樣。
「他們的定...
9 year ago
-
愛煮食的媽媽們,相信都有與過廚房中的難題,切完生肉切其他東西時,又要洗砧板才再切其他;鑊剷不夠方便鑊不起鑊中餸菜;總之平日用的廚具總不能滿足用家需要,不夠User-friendly。小編最近發現澳洲一個不錯的廚具網,其出售的產品不少獲得設計獎項,單看示範短片或圖示,都覺得用這些廚具,可以為下廚省卻不少煩惱。 何謂出眾的廚具?一同看看Dreamfa...9 year ago
-
當媽媽後,孩子必定帶給妳無窮樂趣,但箇中的責任和壓力也有不少。想做個開心快活媽咪,以下獨門 13 式,必定要學懂。 一) 找人幫手 當有需要找人幫手時,千萬別覺得難為情,偶而為一找妳的老友和家人幫手照顧一下孩子,好讓妳跟丈夫外出逛逛、看戲、拍拍拖,相信疼鍚妳的家人和朋友也必定樂意效勞。 二) 出外走走 不...9 year ago
-
近日被網上一張流傳的相片攝住,幽暗的環境中,一個只得幾歲大的孩子伏在書桌上睡著了,旁邊的標題寫上:「媽媽,孩子真的很累了。」 這是個充滿壓力的世代,孩子一出世就注定要參加競賽。 波士頓哈佛醫學院教授 Edward M. Hallowell 表示,他相信很多父母都希望給自己的子女一個快樂的童年,但到底有多少父母真的知道甚麼才是孩子真正的快樂呢...9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