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是BBQ、打邊爐旺季,大家都愛買牛丸、魚蛋等肉丸作食材,消委會最新檢測60款肉丸樣本,部分檢不出其聲稱的肉類的基因;七成半樣本屬高鈉,更有部分檢出少量重金屬及防腐劑等;有海鮮丸樣本檢出汞或甲基汞,準備生育的婦女不要吃過量。
汞是常見的海產污染物。6款魚蛋、6款墨魚丸和3款龍蝦丸樣本均檢出汞或甲基汞,檢出甲基汞含量最高的樣本是「德昌魚蛋粉」魚蛋,達0.26毫克/公斤。

魚蛋愛好者易超標
糧農組織/世衞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簡稱JECFA)定下甲基汞設定的暫定每週可容忍攝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簡稱PTWI)為每公斤體重1.6微克甲基汞。主要考慮點為甲基汞對人類的發育神經毒性,對胚胎和胎兒的影響尤其大。對於準備生育的婦女,甲基汞攝入量不應超過PTWI,以保護胚胎和胎兒。
假設一個介乎20至49歲的育齡婦女體重為60公斤,按PTWI計算,她每周攝入甲基汞的限量為96微克。若以是次測試在魚蛋樣本發現的最高甲基汞含量0.26毫克/公斤計算,該款魚蛋1粒的重量約為13克,進食1粒便會攝入約3.4微克甲基汞。換言之,每周進食29粒該款魚蛋便會超標。假設一碗魚蛋粉有5粒魚蛋,每星期吃該款魚蛋粉6次的話,便會超過限量。如果以該款魚蛋作火鍋材料,無節制地進食,亦有機會超過PTWI。
肉丸普遍高鈉高脂
肉丸是不少小朋友至愛,一些家庭亦會以肉丸入饌,但家長要留意肉丸高鈉、高脂陷阱。
接肉丸行業標準,肉丸的脂肪含量上限為18克/100克。各類樣本中,貢丸樣本檢出的平均脂肪含量最高,達19.4克/100克,比標準訂定的上限為高,其次是牛丸(包括牛肉丸及牛筋丸)的11.5克/100克,脂肪含量最低是龍蝦丸的1.9克/100克。

有6款樣本屬於高脂食物,(即每100克有20克或以上脂肪),包括「新豐記魚蛋牛什粉麵餐廳」手打牛丸、「潮樂潮州魚蛋牛雜專家」手打牛丸、「華品摃丸」華品香菇摃丸、「海瑞摃丸」香菇豬肉摃丸、「利鑫」香菇摃丸和「阿中丸子」香菇貢丸。脂肪含量最低的是「標記肉食」龍蝦丸和「鯪魚佬魚蛋」龙虾丸,兩款樣本皆沒有檢出脂肪。
參考食物安全中心的建議,含有高於600毫克/100克鈉的食物,可被視為高鈉食物,不宜多吃。
魚蛋最高、貢丸最低:各類樣本中,除了貢丸外,其餘4類樣本檢出的平均鈉含量都高於食安中心建議,屬於高鈉食物。以魚蛋類樣本檢出的平均鈉含量最高,達814毫克/100克,其次是龍蝦丸類的794毫克/100克,鈉含量最低的是貢丸的568毫克/100克。

全部樣本中,鈉含量最高是「潮成園手打魚蛋大王」自製魚旦,檢出1,260毫克/100克鈉。其次是「潮苑正宗潮州粉麵」牛丸和「開心煮意」龍蝦丸,同樣檢出987毫克/100克鈉;鈉含量最低是「大埔振興肉丸零添加」牛筋丸,檢出366毫克/100克鈉。
世衞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不應攝取超過2,000毫克鈉。以檢出最高鈉含量的樣本(1,260毫克/100克)計算,該款魚蛋樣本(#35)1粒的重量約為13.0克,進食1粒便會攝入約163.8毫克鈉,假設一碗魚蛋粉有5粒魚蛋,單是魚蛋的鈉含量已有819毫克,相當於每天限量2,000毫克鈉的41%,如加上麵或粉等主食,湯底的調味料,又或多加醬料,其整體鈉含量自然會更高。
來源:《選擇》月刊第543期
-
升小統一派位結果將於6月1至2日揭盅。教育局公佈今年有78%學童獲派首三志願,創近11年新高。若連同「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首三志願的學童,本年升小整體滿意率達88.8%。2 day ago
-
近日朗豪坊KKplus天線得得B擺設損毀事件引起全城討論,5歲事主的爸爸今早接受訪問時表示,兒子發生至今仍不開心,缺席上課;昨天更3次問爸爸「點解隻公仔咁恐怖?」不少家長擔心如遇到同類事件,幼童會否有心理創傷?4 day ago
-
冰島一名男子約24年因工業意外受傷而截肢。近日,他成功進行兩臂移植手術,更再度與心愛的女兒擁抱及首次擁抱孫女。4 day ago
-
本港有近88%年輕人患上近視,位居全球最高比率1。當中,兒童為最高風險的患者,約61.5%兒童早於12歲受近視影響2。新冠肺炎疫情令港童轉為網上學習,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大大增加,同時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進一步令學童加深近視,復課後多了「四眼仔」或「四眼妹」,情況值得家長關注。保護視力要從小做起,通過3招有效控制近視!8 day ago
-
疫情令中小學生上網時間激增,造就重大網絡安全風險。有調查發現,每5名兒童中就有1名遭受網絡欺凌,對兒童的情緒及社交發展有深遠傷害,家長和學校需着手保護兒童!10 day ago
-
墨西哥一名十歲男童參觀當地動物園時,因將狼與狗混淆,竟然爬過圍欄伸手與狼互動,結果遭狼咬至重傷。12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