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佢只得一支750毫升水樽咁大……」Henry爸爸回憶十年前兒子朗森出世的畫面,仍然深刻。面對弱小的早產兒子,一出生就全身貼滿電線和喉管,Henry爸爸和太太Jazz只可以焦慮不安,幸好他們一家已跨過最難的時刻,現時一家四口樂也融融。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 Out Day)。你有否聽過鄰居打罵小孩?或在公眾場所目擊成人對小孩動手?體罰對小朋友的成長影響之深遠,有受害人童年時受家人體罰,中學時期有6成時間在醫院中度過,花了許多年才慢慢走出陰霾。
疫情持續,不少基層孤立無援,需求日增。有基督徒見到鄰舍徬徨無助,主動勇於出手相助。筆者訪問了一對約30歲的情侶Kevin & Elaine(下稱K&E),分享他們在去年聖誕節期間參與基層家庭關顧活動的感想,見證疫下的正能量。
很多人成為準爸媽時做好準備,看育嬰書、買齊嬰兒用品、聽音樂胎教,但Joyce更厲害,早於生BB前5年開始上育兒工作坊、講座等等,因為她視育兒為人生的大project,在兒子未選校前,就到心儀學校做義工,希望找到一所適合兒子的學校。
比賽是一種競爭性活動,其原意是在挑戰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但是愈重視排名和成績,就愈失去比賽的意義,甚至令小朋友變得缺乏自信,產生壓力。香港國際文藝交流協會的吳家儀主席在香港教育制度下長大,希望通過鼓勵式比賽建立小朋友的自信心,發揮他們真正的潛能。
養寵物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如果家中有小朋友,家長會有更多憂慮。是什麼讓Yuki媽媽在照顧未足3歲的兒子同時,再領養一隻2個月大的小幼貓呢?背後原來有段故……
很多家長覺得有小朋友之後,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然而Bobo媽媽則反其道而行,生下囡囡之後,反而鼓起勇氣與女兒一起嘗試「車中泊」,兩母女更因此收穫豐富……
「飼養寵物是否會導致嬰兒過敏或是常生病?」是許多爸媽暫時將毛孩送至其他地方照顧最大的考量主因。不過,近年已經有不少國外研究推翻這個迷思。台灣教育部也曾公開澄清說明,寵物與嬰兒接觸病不一定會造成過敏,相反地,若是在嬰兒時期就開始與寵物相處,暴露於適當的病菌環境中,反而有助提升免疫力。
提及中國畫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遙不可及,但又為著培養小朋友的藝術氣息,陶冶性情,為子女報讀各種藝術興趣班。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普遍心態下,爸媽應該如何取得平衡呢?
國畫大師張偉祥先生,師從張大千最親弟子孫雲生先生,於1964年開始學習繪畫;1970年代,他遠赴法國留學,將中西繪畫技法融會貫通,並傳授給學生。
筆者訪問張老師,問及學習...
說到寵物,我們大多會想到貓狗等毛茸茸的「毛小孩」,但其實每種動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近年,香港多了不少爬蟲寵物,像烏龜、蜥蜴、變色龍等等,不單止成年人對牠們情有獨鐘,也有小朋友喜歡這些與別不同的小動物。
Mr.鼓手杜志烜(Tom)與模特兒何思諺(Leanne)於2011年結婚,2012年便誕下兒子杜卓霖(杜杜),是Mr.成員中最早結婚及有小朋友的一個;後來更開設了音樂教室「節奏生活」,用音樂教育小朋友。現時三十出頭的Tom,已經完成人生清單上許多項目,最近他還養了人生中第一隻小狗,為家庭帶來更多趣味和歡樂。
領養寵物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能夠賦予動物第二個家,給牠們一份新的溫暖,而其實對領養寵物回家的家庭而言,他們也擁有一個新的家庭成員。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當你將你的快樂分享給他人,也就得到了分享別人快樂的機會,因為幸福是會傳遞的。
本地偶像組合Mirror的勢頭一時無兩,可能有人誤以為「鏡粉」大多數是學生、妹妹,其實喜愛MIRROR的人不分老幼,「媽媽級」的粉絲也不少!
近年,港人的生育意欲大大減低,也有人選擇把寵物視為子女照顧,甚至有「不婚主義」。Yuki媽媽反其道而行,飼養唐狗衍衍多年,還育有兩名女兒,毛孩及小孩的大小瑣事都由她一手包辦。
《親子頭條》專欄作家鄺俊宇昔日在立法會上唇槍舌劍,離開立法會後,行文流露出柔情一面,談起「愛」和「情」卻引起眾人共鳴,他私底下是保持著一顆童真和孩子氣,今日的鄺俊宇硬朗和體貼個性有賴父母當年的塑造,擔任社工的他更大談育兒觀念。
「鄺神」予人感覺高高在上,事實上鄺俊宇出身「貼地」。鄺俊宇草根出身,成長於元朗公屋朗屏邨。鄺爸爸在鄺俊宇心中烙印著「好爸...
街舞是青少年玩意?這種街頭藝術近年成為兒童界新潮流,小朋友在舞台上battle,在激鬥中燃起自信。資深舞者劉敬雯(Lydia)數年前執教鞭,教小朋友通過街舞表達自己。Lydia不只教舞技,更著重灌輸人生價值觀。
Lydia多年前從外國回流,認為「不想浪費生命」,返港後教跳舞和參演電影《狂舞派》。她指自己是嚴師,教跳舞技巧之餘,亦十分重視心態...
藝術教育是現代教育概念中重要的一環,但似乎香港家長對它的了解不太多。藝術教育是否代表要把子女栽培成藝術家?帶子女到畫室上興趣班是否等於藝術教育?這些問題留待受訪者——藝術教育工作者冰冰媽媽一一解答。
冰冰媽媽從事藝術教育,也是一名兒童繪本作家,同時是一名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在香港藝術方面,冰冰媽媽已擁有超過二十年的經驗,但她直言,市民對藝術教育的了...
不知不覺,陳倩揚已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今年亦是她與丈夫結婚踏入十週年的重要時刻。褪下港姐的光環,陳倩揚忠於家庭,也十分享受與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刻。
充實日常趣味X 3
自2018年倩揚產下第三胎——妹妹Aurella之後,婚後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加熱烈。問到她的近況,倩揚笑言:「三個小朋友……我每天都過得很忙碌,很充實。」停課期間,孩子們並沒有閒下來,反而...
大眾的刻板印象中,爸爸在育兒的角色總是不甚起眼,總是充當子女的「玩伴」。而這次訪問的Norman爸爸不但將育兒及工作平衡得宜,從中更讓兒子們學習到環保及科學的知識,寓教於樂,十分厲害呢!
Norman耐心地對兒子說:「你說它是什麼,它就可以是什麼。」
筆者在採訪期間,對這句說話的印象最深。教育專家經常提倡家長要引導及協助孩子創意,不要限制...
在追求創新的道路上,方法豈只一個?孩子從小對科技抱有熱忱,如何能將一腔熱情轉化為動力?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推動名為「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簡稱「CLAP-TECH」)的科技導向課程,培訓一班香港的未來科研人才。
先導計劃作為一個嶄新的教育模式,「CLAP-TECH」先導計劃邀請了五間中學夥伴,包括: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