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各類研究證明飼養寵物可以為主人帶來許多身心益處,包括減少孤獨感、降低壓力、增加活動量等。現在最新科學研究發現,長期飼養寵物更對主人大腦有益,特別對老人家預防腦退化有莫大幫助!
第五波新冠疫情洶湧而至,大家又再陷入緊張的抗疫狀態。對於家長們,除了忙碌地選購抗疫及日常物資、擔心自己和家人會否受感染外,更要面對突如期來的提早放暑假,令他們承受更大的壓力,有家長更以「崩潰」來形容現在的心情。
嬰兒如果在平躺睡覺、情緒穩定或呼氣時發出異常的喘鳴聲,甚至有嗆奶或呼吸困難等情況,家長便要特別留意,因為這些都是軟喉症(又名喉頭軟化症)的典型症狀。由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副教授及香港過敏協會現屆主席何學工醫生解答有關軟喉症的問題,讓家長能更加認識這個疾病,及早對症下藥。
防疫期間,許多人都說社交距離要保持1.5公尺,但心要很靠近。然而,對於朝夕相處的家人來說,心的距離如何才「剛剛好」可能有不同的邏輯。由於幾乎整天都待在同一時空,時常能相互關心,但摩擦干擾也可能隨之增加。因此,親子之間的社交距離重點應放在如何「不太近也不太遠」,拿捏在一個能夠相互支持,但不致過度糾結干擾的狀態。
當父母之前,夫妻都會對育兒生活有一定幻想,當寶寶來臨才知道,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還真不是一點兒大!來看看這位雙職爸爸,在工餘時間畫的育兒漫畫,講他和兩個女兒生有愛爆笑日常,鬧出不少笑話呢!
兔子對於小朋友來說,是許多童話故事中的主角,有着毛茸茸的身體、長長的耳朵,簡直是可愛的代表,令人一秒便愛上!除了受小朋友歡迎之外,其蹦蹦跳跳、可愛的形象也吸引了不少家長的青睞。不過,兔子並不是貓狗類別的寵物,也不是容易飼養……
本港疫情肆虐,不論戶外或室內的遊樂設施和幼兒中心均暫停開放,幼稚園提前放暑假。學齡前的孩子成長急速,有不少家長都擔心若子女長時間無法回校上課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進度和成長,同時又為如何善用時間而費盡心思。家長可以嘗試與子女進行親子伴讀,培養閱讀習慣,並透過伴讀增進與孩子的感情。
疫情下,除了學校常規授課轉為在家學習,所有康樂設施和活動亦暫停,孩子長時間逗留在家,家長都為如何幫他們「放電」而頭痛。以下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陳梅筠介紹一些適合幼稚園學生在家進行的多元感觀活動,開心玩樂之餘,同時能全方位增強孩子的肌力、平衡感、視覺、聽覺、專注力及創作力等。
「過家家」,香港普遍稱之為「煮飯仔」。這是一種小朋友模仿成年人的遊戲,一個人或幾個人都可以玩,甚至隨時隨地也可以玩起來。這種類似的遊戲,你是不是小時候也玩過?再觀察下你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也都在玩這種遊戲。
據香港政府網最新數據,目前已逾27萬確診個案。不只成人,連小朋友、孕婦都可能染疫,之前11個月大嬰兒的死亡個案更令人痛心疾首。在人人自危的環境下,剛分娩的婦女也屬感疫的高危群組,甚至在坐月子期間反覆發燒,特別難受……
恐龍和寶可夢小精靈,都是大人小朋友都喜愛的東西,你有想過它們可以放在一起嗎?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和超人氣遊戲——Pokémon寶可夢實現這個夢幻合作!在寶可夢的世界當中,有多種從化石中基因復活而誕生的「化石寶可夢」系列,正在博物館展覽,吸引粉絲入場打卡。
香港第五波疫情成疫情歷來最高峰,社區連日爆發確診個案。對家長而言,無疑是各種壓力;而對兒童而言,除了生活變化造成的壓力,父母有形無形的不安和焦慮,也會成為他們不安感的來源之一。美國兒科學會提出幾個在疫下和孩子相處的建議,供所有家庭參考一下:
第五波疫情嚴峻,小朋友停學在家上網課,有部份家長亦在家工作,減少外出,加上不少樓宇需要圍封強檢,所以不少媽媽們都「入貨」儲糧以備不時之須;但要揀選耐放、容易購買,以及為小朋友提供足夠營養的食物,的確大傷腦筋。
疫情令全球父母充分增加了親子時間,也有更多時間教養小朋友。在各種文化下,有各種教養方式,除了大家早就熟悉的直血機父母、虎爸虎媽,你有沒有聽過冰壺父母、水母家長?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間,女性比男性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並因此採取了更多甚至可能過多的防疫措施。
根據「賽馬會家校幼兒體適能學堂」計劃中的「家長運動習慣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與子女一起做運動的次數及時間不多,亦較少機會或意欲與子女一起做運動,並往往會將幼兒體能活動之責任交予家傭、老師或興趣班的導師。其實親子運動實在有太多好處了!
隨著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疫情迅速蔓延,本港防疫及隔離措施不斷加強,加上學校提早放暑假,意味著親子相處的時間又變得更多了。經過前幾波的經驗,爸媽可能已經預視到長期在家要面對的育兒壓力……但有沒有解決方法呢?
疫情持續,不少基層孤立無援,需求日增。有基督徒見到鄰舍徬徨無助,主動勇於出手相助。筆者訪問了一對約30歲的情侶Kevin & Elaine(下稱K&E),分享他們在去年聖誕節期間參與基層家庭關顧活動的感想,見證疫下的正能量。
「貓是否有九條命?」這是我們日常聽到孩子,甚至大人都會提出的問題。其實如其他動物一樣貓只能活一次,並沒有得到上天特別的眷顧。但如果打算飼養貓咪的家庭,千萬不要以此傳聞作為照顧的根基!真正了解貓咪的習性和需要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