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9月兩位耀中學生參與神舟十二號太空人在天宮展開「天地對話」的活動後,耀中致力推動學生了解先進科技,並首次透過高端科技展現出一場矚目盛典——全息投影實時對話。3 year ago
-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舉辦的「一人一花」計劃又開始了,今年的主題花為三色堇,小朋友亦陸續收到花苗。三色堇比過往的主題花較易栽種,但仍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細節,家長可多加留意以下幾點,讓三色堇順利開花。3 year ago
-
人工智能(AI)在香港愈來愈普及,特殊學校禮賢會恩慈學校近年積極加入AI學習元素,並開辦新學科「生活教育課」,訓練智障學生應對衣食住行難題外,更加入「適應現今智能科技生活」學習內容,協助智障生活學活用AI科技。3 year ago

踏入發育階段的學童,身體急速成長,令學生每年更換不同尺寸的校服,造成巨大浪費。路德會聖十架學校響應環保理念,除了收集學生捐出的舊校服,今年適逢創校50周年,校方更與本地環保團體UNI Green及駐校藝術家余一樂(Calvin)合作,推出「環保與藝術工作坊」,以舊校服為「校慶熊」製作新衣裳。
3 year ago
-
高群美校長今年上任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吳禮和紀念學校,隨即作出不少改革,大幅調動課堂時間表之餘,更首度推行「無功課日」,作風果斷大膽。 「我見過不少學生每日疲於奔命地做功課,甚至有家長反映親子關係受影響。」任職教師廿多年,高校長目睹功課對學習的利與弊,並試圖尋找適合的方法幫助他們,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前提,同時緩減功課帶來的壓力。 「當我提出無功課日,不...3 year ago
-
小朋友重投校園後,一般家長認為只要小朋友做好個人衛生,就未會太擔心小朋友染病,不過漸漸會擔憂小朋友在停課多時後重返校園會否容易心散,亦有些家長擔心小朋友因為在家多時,長期只跟家人相處,而在校內會出現社交問題。 有一些個案是大人與小朋友的性格本身比較緊張,平日對自己有很高期望,在停課時,對此類家長與學童來說,是一個喘息的時候,但是當重返校園後,問題就會...4 year ago
-
疫情之下,除了課堂學習要轉為遙距模式外,一些節慶活動也不例外,由真實場景移師虛擬世界進行。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下稱「大天」)兩個大型節慶活動——中華文化日和聖誕活動,以及對外開放參觀活動改為網上舉行,一齊睇睇學校如何。 以往大天的中華文化日擺滿一個個熱鬧的攤位活動,疫情關係改為網上祈禱禮儀、賀年影片、賀年掛飾製作及中華文化專題人物介紹。因為學生和家...4 year ago

今次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學校,邀請劉愛民校長分享教學經驗,她指出該校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平日早上的活動已可見一二。逢星期二、四是早讀課,其中一天閱讀英文書,另一天則是中文書,老師亦會在課堂中一起看書,成為學生的模範。
此外,中英文老師會為小朋友準備讀書袋,選擇圖書給小朋友看,學校亦鼓勵小朋友回家跟家長一同閱讀,成為健康的親子活動。劉校...
4 year ago
-
天主教伍華小學素來以出色的數學成績見稱,林漢堅校長認為,想小朋友更有動力學習,多元代的活動教學必不可少。儘管疫情下,學生難以回校一起學習,校方仍安排大量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們於抗疫期間多動腦筋,在家繼續愉快學習。 林校長指出,教學團隊除了準備一般課堂,亦精心設計出多項的教學活動,當中不少更融合知識和抗疫資訊,希望同學們明白齊心抗疫的重要,同時懂得...4 year ago
-
今次來到五旬節于良發小學,跟薛詠詩校長對談後,發現該校投放了不少資源,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並為學生帶來多采多姿的閱讀活動。 校方設有早上晨讀及午飯後閱讀時段,晨讀時段更由薛校長或其他老師親身向小朋友講故事。除了中文書,校方亦設指定時間閱讀英文書,不過一、二年級小朋友普遍需要導讀,則會安排英文老師或外籍老師到課室講故事。學生除了可在圖書館借閱實體書外...4 year ago
-
今次來到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跟張瑞瑜校長與其團隊作對談,得知該校致力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及解難能力,以有系統的課程規劃,配合多元活動,教授不同的思維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 張校長期望學生完成六年小學課程後,能擁有相當的解難能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在面對難題時,學生不會只依賴別人幫忙,而是敢於嘗試解決困難。為達到目標,學校設計和規劃了合適的課...4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