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需按孩子的個性並配合其身心發展需要,培育寶寶健康地成長。可是,對新手父母而言,要照顧0至3歲的嬰幼兒,有時候可以說是無從入手。如果幼童在成長期擁有良好的社交情緒,往後在各方面的發展也事半功倍,惟坊間對於培養幼童社交情緒的說法存有差異,當中存在不少的謬誤,現在讓我們逐一拆解。
2 year ago
-
星媽譚凱琪(Zoie)趁女兒Baby G兩歲生日,出post剖白在職媽媽心聲,表示生活模式一下子由女皇貶做奴才,彷彿沒有了自己。當媽兩年,令她學識「斷捨離 」。2 year ago
-
炸雞、汽水、薯片等「邪惡食物」或「垃圾食物」總令大人小朋友難以抗拒,有些人以為吃一餐半餐無所謂,或本著「食完先講」的心態大吃大喝……2 year ago
-
寶寶在大概八個月大開始學爬行,可是,很多家長都急不及待讓寶寶學走路,又或覺得爬地既骯髒又危險,不讓寶寶在地上爬。事實上,爬行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體能及發展里程碑,因為能促進大腦發育和身體機能發展,對寶寶的成長有莫大好處呢!2 year ago

社會環境、經濟等因素影響唔少夫妻情侶生育打算。最近發佈的「香港生育幸福感調查」顯示,近7成夫妻情侶希望能育有孩子,更有近9成受訪家長深信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滿。社工提供4個生育計劃小錦囊,教打算生育的夫妻情侶進行有效溝通。
2 year ago
-
嬰兒盡早學說話,對未來的閱讀、寫作及人際溝通技巧發展影響甚深。但嬰兒遲遲不開口,爸媽們定然心有不安,甚至擔心子女有語言障礙。如何判斷子女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爸媽可根據以下時間表作簡單評估。3 year ago
-
我們從新聞報道中不時會看到有產後婦女傷害自己及其年幼子女的事件,實在令人惋惜;因此,產後婦女的情緒健康實在不容忽視。3 year ago
-
如果說結婚是一個人的進入人生另一階段,成為父母更是改變一對男女的人生。尤其第一次為人父母,對夫妻都是極具挑戰,到底成為父母之後,爸爸和媽媽各自有什麼心態上的轉變呢?3 year ago

新手爸爸要迎接孩子的來臨,身份有所轉變,同時要裝備育兒知識和技巧等,難免會感到壓力,情緒亦會受到影響。所以新手爸爸要學懂享受照顧孩子的樂趣,與太太互相諒解和坦誠表達自己的感受,便能當一位開心又「稱職」的新手爸爸。
3 year ago
-
相信每位父母都一樣,安全健康是寶寶成長的首要條件。在《經濟學人智庫》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數排行榜上,愛爾蘭以84的總分摘下全球第一。報告從食品可負擔性、可供應度、品質及安全、自然資源與恢復力四大維度,通過58項關鍵指標評估了全球113個國家的食品安全狀態。3 year ago
-
太太踏入懷孕後期,一定會及早準備「走佬袋」,即是入院生產時所需的物品、出院用品和BB用品,一有動作或見紅跡象就立即趕去醫院。但坊間普遍只提媽媽需要的東西,疫情下丈夫入院陪產又有什麼需要帶呢?可以參考以下10件物品。3 year ago
-
「母愛真偉大」這句說話並不俗套,因為婦女在懷胎期間經歷不同程度的身理及心理變化,生產過程承受的痛楚或心理壓力,生產後亦可能出現不同轉變,產後婦女需要面對和正確處理,且聽婦產科專科醫生梁子昂為大家詳細解釋。3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