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校長支持發展體育:運動天賦在幼兒階段開啟
座落屯門區的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屬區內名校,原來來頭不小,學生在2023-2025年接連取得多項全港體藝桂冠,包括全港學界東方舞團體總冠軍(連續四屆蟬聯)、全港閃避球總錦標(總冠軍)、全港學界田徑三項冠軍等,在區內更一片橫掃:乒乓球男子及女子團體總冠軍、男排冠軍、田徑團體2冠1亞、羽毛球團體冠軍……
校長高炳旋博士 支持發展體育,說:學生運動天賦,在幼兒階段就可以開啟!
最近我們專訪高校長,原來他坐言起行,發起了一項適合幼兒參加的運動會:「新界西幼兒運動會暨大灣區幼兒體育新星邀請賽」。以下是項目最近的訊息分享。
站在教育前線的本港學校和民間社團在近日自發組織和策劃了一項促進大灣區幼兒體育教育發展的活動。項目包括兩地校園互訪和3月29日在屯門兆麟運動場舉辦的「新界西幼兒運動會暨大灣區幼兒體育新星邀請賽」。
活動總召集人-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校長高炳旋博士 分享道,上屆運動會得到本地超過20所幼稚園響應和參加,本屆活動在有突破,涵蓋廣東、廣州、深圳,增加至近40所幼稚園參加支持。繼續得到區議員、獅子會、香港教聯會、體育會、香港校長專業發展促進會等的支持,嘉賓包括屯門區議員議員蘇嘉雯律師和曾慶忠先生、炮臺山獅子會譚洪輝創會會長、屯門體育會足球部鄭廷智部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創科中心陳陸安總監、屯門分區委員會委員/香港青年體育聯合會梁培毓副主席、遊學天地卓友森會長、香港學界精英比賽活動交流協會盧有南會長、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健康及生命科學許澤安高級講師等。最榮幸是邀得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鄭于樺處長及黃展豪先生出任閉幕主禮嘉賓。
右一: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鄭于樺處長
左一: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校長高炳旋博士
當天上午舉辦了由本港三十多所幼稚園支持參與的新界西幼兒運動會,運動場熙熙攘攘,場面熱鬧。下午是獲獎的本港小朋友和大灣區七所幼稚園小朋友的友誼賽,全日有近1050人次參加出席各項活動。由於參加者眾,大會要家長和觀眾分時段入場支持打氣。
活動由香港新界西幾所受歡迎小學和幼稚園發起,包括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順德聯誼總會梁李秀娛幼稚園、啟思幼稚園、佳寶幼稚園(屯門)等,夥同大灣區數個幼教機構,包括廣州美好德禮教育集團、深圳市寶安區興華幼兒園、廣州天樂幼稚園暨幼兒園的校長和園長們組成籌委會主席團,邀得數個具代表性的教育、運動及慈善社企協辦和支持,包括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創科中心、屯門體育會、香港青年體育聯合會、廣東省文化學會會、遊學天地等。
閉幕式表演:
左: 廣州美好徳禮教育集團 籃球韻律操「我愛你中國」
右: 香港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 舞蹈「我乃哪吒三太子」
「體育強則中國強!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體育工作,把體育擺到關乎國家前途命運、民族復興的高度。本港教育局在小學呈分試最新修訂方案顯示,2026/27學年小五級下學期開始,體育科將納入呈分試。作為前線教育工作者,我們希望緊隨國策,發展體育。我們通過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家長帶小朋友參加,讓小朋友在運動中感受快樂,增強體質,為小朋友們埋下愛運動的種子;培養小朋友遵守規則和公平競爭的價值觀,提升學童的國民認同感。更希望通過交流,促進大灣區文化體育和教育的融合與發展。隨著活動愈辦越好,如果可以附帶促進本港其他產業,譬如旅遊業的發展,則更有社會正向意義!」高炳旋校長笑說。
支持及協辦機構與嘉賓:
左: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創科中心 陳陸安總監
右: 香港炮台山獅子會 譚洪輝創會會長
左: 屯門區議員曾慶忠先生 開幕致辭
右: 屯門區議員蘇嘉雯律師 閉幕致辭
3月29日 活動 親子現場
-
香港的教育生態一直以來面臨著極大挑戰,特別是在基層家庭之中,學童的資源匱乏和學習動力不足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為這些學生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克服成長中的困難,並啟迪他們的未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對的課題。青年會書院的副校長譚智聰一直致力以體育與科技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透過教育不僅改變現狀,更能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和可能性。他的分享啟示我們,教育不僅是...1 day ago
-
2024年12月18日至19日,佛教黃允畋中學中五級師生一行一百二十餘人參與教育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前往廣東英德展開為期兩天的鄉村振興主題研學。此行旨在通過實地考察,讓學生親身了解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對中華文化與國情的認知,並思考香港青年在國家發展中的定位。1 month ago
-
幼稚園是小朋友人生的第一間學校,他們認識的第一個老師、第一個校長、第一個同學仔通通都在幼稚園發生。在幼兒階段,良好的身心發展將會成為小朋友日後重要的基石。位於港島天后的樂䔄幼稚園,劉詩玲校長表示,幼稚園最關鍵的理念就是如何全面關顧孩子的身心發展,當中包括情感、社交、認知和身體發展等。1 month ago
-
位於屯門的道教青松小學,一直以關愛文化和全人教育見稱,除了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更重視他們的情緒健康。為應對小學生日益增加的情緒挑戰,校方於本學年首度推出先導計劃,引入韓國高科技情緒管理系統,為學生、教師及家長提供非入侵式腦電波掃描、數據分析、評估、冥想音頻及腦神經反饋訓練等,旨在提升休息放鬆、人際關係及抗逆力,促進整體精神健康。1 month ago
-
2025年1月17 日,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舉行「愛•德•華•科技節2025」(St. Edward’s TechnoFest)。於開幕禮上,當日校方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觀塘)張嘉祺先生、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胡艷芬女士及李玳華女士、觀塘區學校聯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金偉明校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黃家偉博士、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2 month ago
-
現今社會已經日益接受「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說話,並愈來愈重視學生們的體藝發展,令學界更加看重體藝教育。以救世軍田家炳學校為例,就一直秉持着多元教育的理念,並致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加上陳志斌校長求學時曾擔任田徑及球類校隊成員,深深明白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於是在上任以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並由去年起一連兩屆帶領學生參加「聯校智能運動STEM大...3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