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怕羞 = 社交焦慮? 拆解兒童焦慮情緒四步曲
不少家長或許曾面對以下情況:子女初與別人進行社交互動時,表現退縮,並感到害羞和緊張,例如見到親戚和朋友時,會躲在家長身後,不願說話。這些害怕的反應,其實是兒童保護自己的表現,一般不會對日常生活有太大影響。但當導致害怕的事情慢慢減退,而擔心和憂慮仍然持續,並且影響兒童的學習、社交和日常生活時,則有可能出現焦慮問題,家長需要多加留意。
兒童常見的兩大焦慮問題
1. 社交焦慮
兒童對社交的焦慮比常見的害羞或緊張來得強烈,儘管他們已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但仍會對不同的社交情境感到強烈焦慮,可能出現的表現包括:避開他人視線、避開社交場合(如朋友的生日會)、害怕成為別人的焦點、非常擔心會遭受批評或嘲笑、逃避與人互動或合作、十分害怕與權威對象說話 (如校長、老師)等等。
2. 選擇性緘默
兒童在語言能力上並無任何問題,當他感到安全時,能夠與人正常溝通。但當面對某些特定情境或人物時,例如在學校內會沉默不語,與同輩及老師也不能自在地說話。
兒童有焦慮情緒時的行為和反應
根據美國精神科醫生丹尼爾.席格(Dan Sigel)表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身心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當身處在容納之窗時,人會感到安全自在,能輕鬆與人交往。一旦身心狀態因壓力和焦慮被迫出了容納之窗,身體有機會會進入兩個狀態。一是「過度激發」狀態 ,情緒好像火山爆發,如哭鬧、反應過敏、過度警覺、坐立不安等。另一個狀態是「過低激發」,身體為減少外界刺激好像癱瘓了,變得緩慢失去動力、難以集中精神、身體顯得僵硬、異常安靜及退縮等。
拆解兒童焦慮情緒4步曲
1. 明白及接納孩子的焦慮情緒
接納孩子面對陌生人與環境時會感到焦慮不安,明白孩子不願說話並非對抗行為,切忌過於焦急而強逼孩子說話或社交。當孩子出現焦慮情緒時,照顧者不妨用言語描述孩子的情緒。例如:「我見到你好擔心⋯」「我感到你身體在發抖,你現在一定好緊張」。照顧者不妨聆聽孩子所憂慮的事,並強調自己會陪伴在旁,以及分享自己的焦慮經驗及解決方法。
2. 透過鼓勵和陪伴,擴闊孩子的「身心容納之窗」
照顧者或會擔心自己未能招架孩子的焦慮情緒,而允許其逃避誘發焦慮的情境,例如:為遷就兒童而推掉大部份社交活動。我們的目標不是讓兒童長期暴露於焦慮狀態,而是透過鼓勵和陪伴,循序漸進,擴闊其容納之窗。照顧者可先以孩子感到安全舒適的方法進行社交,例如遇到朋友時,先鼓勵孩子以揮手打招呼取代言語互動,或者在社交場合給予小任務,例如協助在生日會時數算座椅是否足夠,待有信心時再協助派發餐具。
3. 教導調節情緒的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與五感相關,例如呼吸、聽柔和的音樂、讓孩子聞一些喜愛又舒適的氣味、做一些簡單舒展身體的運動等等。這些調節情緒的方法不妨可在日常中多加練習,不要只在焦慮情緒出現時才嘗試。
4. 持續觀察情緒狀況
家長若發現孩子的焦慮情緒持續出現,並且影響日常生活、睡眠和飲食等,可與學校社工聯絡或尋找其他專業人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