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心聲】劏房綜援媽疫下困獸鬥 囝囝:不提學業就和平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對於與11歲的仔仔和14歲長女同住大角咀百多呎劏房的阿群來說,以為有機會通關,放假可以返鄉,暫時逃離擁擠的劏房,結果一次又一次失望。確診下無支援的疫情生活,子女對學習的態度漸變消極、心理健康每況愈下,令她感嘆:疫情幾時才完結?
阿群說她不是最慘的一個,她身邊有朋友因為疫情開工不足,甚至失去工作,收入驟減,但屋租、伙食、生活雜費依舊要支付,經濟壓力沉重,只能咬緊牙關熬過去。她是綜緩戶,是全職媽媽,慶幸暫無需太擔心這問題。
疑似確診無支援 極度彷徨
早前第5波疫情高峰期,突然每日新增幾萬宗確診,阿群一家3口幾乎足不出戶,怕一出街就會被感染。一個月只去一次公園,有時在家只能捉象棋和玩手機。

她回想最深刻的是兩母子疑似確診,當時她十分徬徨。二月中,當時疫情嚴重,天氣特別寒冷。阿群和仔仔打疫苗後,出現疑似確診的病徵。兒子低燒、流鼻水,阿群則喉嚨痛。她不知是疫苗的後遺症還是確診,當時新聞呼籲巿民不要隨便去急症室,所以她們一直在家,不敢出外。
她說:「最初不適的三、四日,我每天不斷打電話求助,但政府部門、坊間免費醫療服務皆無法接通,知道公立醫院和私家醫院都不會收我們。」三日後,她唯有買快速檢測包,發現測試呈陽性,兒子則是陰性。幸好翌日她轉陰性,但附近很多藥房都沒有感冒藥,最後向負責打疫苗的私家診所求助,醫生開了3日藥,母子共花了六百多元,「很貴,但這些不會肉痛,最緊要健康。」
經此一疫,阿群感嘆政府支援少:「為何政府不好好利用互聯網、熱線幫市民?我二月有事只有2條熱線,而且一直打不通。我覺得應該設更多熱線,去支援疫情求助的市民。」
仔女疫下情緒無法宣洩
阿群家居環境十分狹窄且嘈吵,平日一對子女如要同時做功課或上網課,仔仔就需要在床上放書桌做功課。一家三口日對夜對,難免有磨擦,想分開冷靜,唯有離家抖抖氣。阿群說:「我有留意兒子近月長困在家不開心,有時太無聊會丟東西,沒有學習動力,感覺自暴自棄。有時他沉迷電子產品,常常打機,我囉嗦多了,每次吵完雙方都充滿負能量。」
阿群因學習問題,跟子女發生無數次的爭吵。仔仔原本的性格好動,疫情前經常相約好友到公園及球場玩樂,疫情後只會困在百多呎的家中打機,天光打至天黑。對朋友相約到公園玩都無甚興趣,原因是公園的康樂設施因疫情關閉,外面無什麼可以玩,倒不如躱在家中。阿群說仔仔恍惚滿足於這小小的空間。這是好事嗎?

上教養班改變育兒態度
兩年來的網課,仔仔根本無法集中。阿群說:「近兩年常常停課,對學生可能是解放,不過上網課一定懶散,學生沒有寄托,學習會大受影響。長困在家,我最擔心是子女的學習態度,我擔心他們由積極變消極、懶散、無上進心,我又不知如何引導他學習。」後來,她安排仔仔慈善團體舉辦的餘托管-網上功課輔導班,一同上課的都是同級同學,多了動力學習,比起她提醒仔仔要溫書更有效。
阿群一直都好緊張子女的學業,女兒剛升中,在新環境又常常面對停課;而仔仔曾說:「只要不提學業,我們一家就可和平相處。」媽媽似乎給了他們無形的壓力。過去一年,她也參加了香港救助兒童會的「從心所育-家長教養班」及「藝術治療家長小組」,令她學會從子女角度設想,開闊心靈。
她記得導師說,要給自己空間、給子女空間。要有耐性,改變需要時間,蝸牛式去教育。以前她叫仔女不要再打機,要立即停手。現在她會深呼吸,先冷靜下來才說: 「你要不要學習?」她又懂得跟子女約法三章,想媽媽不干涉他們玩手機,小朋友學習就要有規律。打機4小時,就要溫習3小時。
她坦言:「我覺得自己成長就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我發現自己態度改變,很多事都迎刃而解,變得坦然。」她上中心的「藝術治療家長小組」時,集中做藝術手作,暫時將家庭的煩惱放下,放空自己,放鬆心情。另一方面,子女參加中心活動,也讓她有半日喘息的機會。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登記成為《親子頭條》會員
-
近日不少家長都頻頻反映子女默書測驗密集,尤其剛升小一的小朋友更難適應,家長和小朋友都好大壓力。人稱「貓貓校監」的「呂校長」接受《親子頭條》專訪,一向語出驚人的她就直言家長應幫自己源頭減壓,不要將壓力轉化到子女身上!1 month ago
-
開學啦!車婉婉兒子BBQ今個學年升讀小一,邁入新階段。在7月中旬,婉婉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升小「食全餐」的經歷,最終成功叩入心儀男校。不過,原來BBQ曾在自行階段獲一所直資小學取錄,但婉婉最终因為一個原因放棄學位!3 month ago
-
43歲的歐倩怡(Cindy)與郭晉安婚後育有1仔1女,之後成為全職媽媽。自言當初會考只有5分的她卻不斷進修,近日Cindy考取英國營養學家牌照,並在康河營養中心擔任全職營養師。3 month ago
-
香港人工時普遍長,面對繁忙工作又怎樣平衡親子時光?今次《親子頭條》就訪問了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總經理余名德先生(Michael),已是兩子之父的他,表示每日再忙都一定準時收工、要回家與太太和仔仔食晚飯,這種生活態度更同樣影響公司文化!6 month ago
-
家長都希望小朋友快高長大,但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小朋友呢?原來,家長們只要捉緊春夏季的生長季節,在適合的年齡階段配合適當的食療,小孩的增高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了!9 month ago
-
歌手陳柏宇(Jason)與妻子符曉薇(Leanne)在今年10月宣布將再做父母!Leanne分別在前年及去年流產,故一眾網民及圈中好友得悉喜訊後,亦紛紛送上祝福。Jason近日攜同女兒Abigail (下稱Abi)父女檔拍攝中銀香港的按揭產品廣告,大談置業計劃之餘,更分享了妻子的懷孕近況及育兒心得。1 year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