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Max教材大王】林溢欣傾囊相授 斥千萬伙DR-Max推中文教材
年僅三十出頭的中文補習名師林溢欣,從事教育已有十載,去年年尾宣佈創立自己的教育事業,更在疫情期間斥資千萬,聯同教材出版商DR-Max編製兒童中文教材,他期望參考DR-Max教材出版經驗,為本地小朋友打造一套質素與趣味兼備的中文學習教材。
「比起好多人,我嘅童年距離一個『慘』字都仲有一段距離;屋企300呎,住5個人,係迫啲,但親密冇壞嘅。」說起自己的成長環境,這位在全香港擁有最多學生的補習名師仍然笑容滿面,面上看不見絲毫委屈。林溢欣出來補習的第一年,口號是「不亢不卑,當仁不讓」——待人對己都要有恰當的分寸,多成功也不應傲慢自大,多寒微也不需妄自菲薄。
施教十載 林溢欣決定自立門戶
「我今日見到好多小朋友比我細個幸福好多,但呢種幸福其實係拖慢緊一個人嘅成長。試諗吓,當一個人失敗嘅時候,原來父母後面仲有100條後路畀佢揀,咁佢哋點會成長?當你有選擇多多嘅福份,就唔會有背水一戰嘅勇氣。」
人生有三分一時間都貢獻了給教育的林溢欣,去年宣佈自立門戶後,很多人以為他是要成立自己的賺錢王國,但實情是賺到的錢比以前少,要兼顧的事情卻比以前多,所承受的風險亦比以前大,每個範疇的難度都升了級,但林老師依然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成立凝皓教育,這是因為10年來的教學經驗令他在這領域有了另一番體會,「我希望有足夠空間去做我認為有意思嘅事。」
從「小」出發 藉DR-Max教材攻兒童市場
疫情令各行各業頓失方寸,學校復課無期,補習社自然不能幸免,網上授課是唯一選擇。遵理學校順應潮流,推行「元宇宙教學」,林老師的凝皓教育,又會否效法舊當家的做法?
「網上授課一定會繼續做,呢個係現時最直接幫到學生嘅渠道,但係咪要去到元宇宙咁宏大呢?連Facebook(現已改名Meta)呢間市值幾萬億(港元)嘅公司,都因為建構元宇宙暫時輸咗成千億,我唔覺得我哋scale細咁多嘅公司可以喺現階段駕馭到呢個概念。」對林溢欣而言,元宇宙「大」得不知從何入手,所以他反而想從「小」出發——「我想趁呢個時候,推出一套兒童中文教材。」
去年已經有補習學校積極研究兒童中文教材市場,但當同業還在探討的時候,林溢欣已經率先斥資過千萬,伙拍在出版界擁有20年經驗的本地兒童教材出版商DR-Max製作了一套兒童中文教材,取名「凝皓六段」。
兒童教材出版商DR-Max致力為本港0至15歲兒童提供多元化語言教材,品牌已進駐兒童市場多年,現時DR-Max教材涵蓋全方位語言學習系統及套裝書等。有見於DR-Max教材在兒童市場佔一席位,林溢欣期望藉此優勢將《凝皓六段》打造成市場上難得一見、具「題解功能」的兒童中文教材。
「站在前線教咗10年,深深明白到好多時學生跟唔上,唔係本身資質問題,而係佢哋由小學開始個底根本打得唔好,去到初中更加吃力,DSE(文憑試)戰況慘烈係必然嘅事。」
《凝皓六段》的「段」是「段數」的意思,教材共分6個級別:凝思、凝練、凝意、凝妙、凝集、凝湛,由「入門級」到「專業級」,訓練學生由淺入深理解中華歷史文化演變而成的詞彙和成語,從而提升他們的閱讀及寫作能力。「呢套教材其實係由我團隊其中一名成員主導,我諗全香港小學老師嘅資歷裏面,要搵到人同佢比,係一件好困難嘅事。」
經DR-Max教材出版 林溢欣團隊親自解題
林溢欣口中的其中一名成員是吳芷盈,她曾經寫過一本名為《從女拔到哈佛》的散文集。中學就讀拔萃女書院的她,於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後,獲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取錄,於是遠赴波士頓攻讀碩士。「教小朋友需要嘅,係另一種細心、另一種技能。中學課程固然係複雜啲,但要令一個小學生真正學識中文,即係令佢哋明白兼入腦,完全係唔同嘅學問。」
除了吳芷盈,林溢欣也找來了團隊的謝廷樞和劉愷欣為《凝皓六段》編寫和錄製題解。「佢兩位係我團隊裏面最受歡迎嘅兩位導師,大學都係中文大學嘅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有人同我講,叫佢兩位上多幾堂正規課程,賺多啲錢仲好,教小學生咪即係大材小用。我覺得唔係凡事都要用金錢嚟衡量,況且呢啲唔係叫大材小用,而係傾囊相授。」
斥資千萬開拓一個從未涉獵的市場,之前有沒有計算過風險?林溢欣依舊是一雙從容但誠懇的目光:「每件事要做得好,就算唔能夠奮不顧身,起碼都要做到義無反顧;結果係重要,但最緊要對得住自己;對住學生,我同我團隊永遠都係抱住呢個態度。」

兒童中文教材《凝皓六段》
林溢欣團隊汲取了DR-Max教材出版的經驗,將《凝皓六段》分為 6 個級別,讓孩子逐步吸收語文精要。教材萃取了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精華,揉合中文考試重點內容,配合DR-Max點讀筆收聽林老師及團隊的講解,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領悟中國語言文化精粹,從小學甚至幼兒階段打好中文根基,培養對中國語文的興趣。
產品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按此
-
前港姐朱慧敏(Queenie)與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2021年結婚後,2023年誕下女兒SheRa,2025年2月底亦宣布兒子(Aten)出生,三年抱兩,一家四口幸福滿滿。早前朱慧敏與老公帶同SheRa前往「兒童書展」參與「超級BB爬行及搬公仔大賽」,賽後接受專訪,分享兒子出生點滴,大談湊仔經。1 month ago
-
在香港這座高速運轉的都市,家長的日常離不開「趕」——趕接送、趕補習、趕盯功課。當壓力化作深夜的疲憊,當衝突取代親密對話,誰來承接那些無聲崩潰的瞬間?北角扶輪社與鄰舍輔導會合推的「鄰舍。家。您Listen Goal!」計劃,以92對親子的真實轉變,見證親子從緊繃到對話的轉變。兩位母親的分享揭示:當家長學會暫停喘息,孩子的笑容便是最好的回饋;而朗志偉博士一語道破...2 month ago
-
因劇集《反起跑線聯盟》獲廣大家長認識的導演劉偉恒是二女之父,近日劉導與太太及兩個囡囡一起前往柬埔寨體驗及探訪。兩個寶貝女第一次離開大城市舒適區,父母本來都有擔心,但原來她們比預期中適應力強,劉導作為父親也別有一番體會。4 month ago
-
現代社會急速變化,我們應如何幫助小朋友做好準備,讓他們有能力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操練式學習仍會是主流教育理念嗎?AI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與學中又扮演甚麼角色?就讓德萃幼小中學校發展總監、德萃小學部總校長 朱子穎(朱校長)與大家分享他的看法,讓師長們了解如何以更合適的方法與孩子同行,幫助下一代成功與未來世界接軌!5 month ago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麥龍兒醫生對於肝臟研究不遺餘力,希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同時更望香港能做到「世代無肝炎」。對於獲選傑青,麥醫生藉自身經歷勉勵年輕人,即使沒有華麗起跑線,憑藉熱誠付出努力,終會有所收獲!8 month ago
-
由香港肝壽基金推出的「肝炎檢測快車」將首度進駐「兒童動漫卡通嘉年華」,並座落「身心靈療癒區」。《親子頭條》藉此機會訪問了肝臟權威竺兆豪教授、香港肝壽基金主席羅詠逑女士及肝臟移植康復者Anson,向大眾親述「保肝」、「護肝」、「及早知」和「及早醫」的重要訊息。9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