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專家教你從掌握「愛的語言」入手 助建立更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和孩子在日常互動中所採用的言語表達方式,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為幫助家長更深入了解香港的親子溝通現況,我們能從掌握「愛的語言」(讚賞肯定、身體接觸、陪伴相處、贈送禮物、付出行動)入手,探究其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香港小童群益會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期間進行的《親子溝通、親子關係與家庭和諧》問卷調查,訪問了504位8至18歲的青少年及其非受薪照顧者,展示青少年與照顧者的親子溝通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孩子的年齡越大,照顧者使用「愛的語言」的頻率越低;而照顧者較多通過實際照顧和提供物質需求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重視,而直接表達愛和欣賞則是照顧者使用頻率最低的。
青少年渴望得到照顧者的鼓勵和讚賞,及認同和肯定自己的努力,這些說話能令他們感到被接納和重視,積極地嘗試新事物、克服困難及發展自己的潛力。
有效而健康的溝通模式—「善意溝通」
李錦記家族基金「家Channel」親子溝通計劃經理陳卓欣女士建議家長可嘗試採用各種「愛的語言」來進行表達和交流,尤其是「讚賞肯定」的方式,多加肯定,減少批評,並使用具體而詳細的措辭。家長可以嘗試對孩子的各方面予以讚賞,包括他們的努力、行為表現、解決問題的策略,甚至是他們的正面行為如何影響到周圍的人。另一方面,陳女士建議青少年首先可以嘗試認識和了解自己最容易去表達和接受關心的方式,然後再去了解父母向自己表達愛意的方式。這可以幫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愛意表達,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回應和表達。了解自己和家長的溝通方式,有助於建立更良好的親子關係。
陳女士亦分享了一個有效而健康的溝通模式—「善意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又稱「非暴力溝通」,它可與「愛的語言」一起使用,讓我們更容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世界,將大腦對大腦的交流轉變為更加真誠的「心對心」對話。通常我們會立即對事物產生情緒和行為反應,但善意溝通教會我們先去覺察「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等元素。
「觀察」 |
客觀地描述發生的實際情況,不帶有任何主觀的評論、解讀或判斷。這有助於創造一個更加中立、開放的溝通環境,為後續的理解提供客觀的基礎。 |
「感受」 |
表達你內心所經歷的情緒體驗和身體感受。在表達感受時,可以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並不帶有指責他人的意味。這樣的表達方式可以讓對方更好地理解你的內心狀態,而不會感到被攻擊或批評,也有助於建立相互理解和同理心。 |
「需要」 |
探討彼此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因為人的感受往往源於這些需求是否得到滿足。這有助於找到感受背後的根源,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
「請求」 |
明確提出能夠滿足需求的具體行動方案或措施,並要清晰地表達出來,讓對方明白你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回應或行動。這有助於雙方達成共識,採取恰當的行動來滿足彼此的需求,達致有效的溝通。 |
陳女士將這4個元素概括並配合簡單句式,整合成「善意溝通四部曲」:
親子雙方共同學習「愛的語言」能讓對方感受到被關心和重視,有效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感。通過運用「善意溝通」的模式,雙方互相交流和理解對方,青少年和家長便能更好地建立深厚的親子關係。這樣的互動方式可以讓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得到充分的回應,促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連結。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用心傾聽和表達,最終有助於建立更加牢固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