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路】鵝毒,別多吃?(附解鵝毒之茶)
阿媽教落,所謂利口傷身,好吃而惹味的食物,吃得太多,或多或少會招致不同的疾患,愛鵝的少年人忽然「爆瘡」,有個小孩又生「飛滋」,他們的慈母說大便不爽,素來皮膚易過敏的長輩也投訴,近日皮膚痕癢增多,於是,吾家中老開聲,教訓筆者為醫不專,明知鵝咁毒,怎可以三日唔埋二日就帶這些外國勢力去吃燒鵝呢?呢輪罵「娥」之聲不絕於耳,勢估不到本人竟然因為鵝而被責怪,莫非鵝真的不是好東西?以書論說,鵝不是「正氣」的肉類,不屬於那些無講是何種體質均可常吃的肉食,下文會作解釋。但首先要向燒鵝業者「耍冧」,本文不是要主張不吃鵝,而是要適當地吃。
鵝是三大食用家禽之一。也許是被人類馴化而成的第一種家禽,鵝並非一個獨立物種,是「鴻雁」或「灰雁」的一個變種或亞種,中國家鵝來自於鴻雁,歐洲家鵝來自灰雁。明代何克諫所著的《食物本草》一書指出,鵝為家雁,雁為野鵝,未馴者為雁,已馴者為鵝。
據古醫書記載,鵝肉,性微寒,解五臟熱,止渴,服丹石之人所宜,多食令人發痼疾。《本草綱目》:「鵝發風發瘡,有病人忌食之。」《隨息居飲食譜》:「鵝肉,能解鉛毒,故造銀粉者,月必一食。其血解一切金石毒。」《飲饍正要》記載: 「鵝,味甘,平,無毒。」
鵝肉實際上是性平而偏涼的,並不令人「熱氣」。「熱氣」是跟與烹調方式有關,燒烤後的鵝會變得「熱氣」。然而,《日華子本草》記載∶「蒼鵝性冷有毒,食之發瘡。」其指的瘡即是現今的各類皮膚感染或疾患;因此,對皮膚病患者來說,鵝是「有毒」的。對健康的人,鵝是不毒的。《本草綱目》也提到:「鵝,氣味俱厚,發風發瘡,莫此為甚,火熏者尤毒,曾目擊其害。」鵝肉本身味道較重,所以是屬於「發物」,身有疾者不宜多吃。清代著名養生家王孟英也說:「鵝,動風發瘡,凡有微恙者,其可嘗試乎?」「因此,凡病家不可不慎!」筆者的經驗是,無病無痛者,吃鵝不妨,身有疾特別是有皮膚病或傷口者,不宜吃鵝;即使很喜歡吃鵝,也不應頻頻吃,「月鵝」即每月大吃一次鵝,相對較健康。筆者也喜鵝肉之厚味、燒鵝皮之脆膩豐腴,但為了健康著想,吃鵝也記住月鵝,每月開懷大嚼一次咁多。
吃得鵝多,要解毒,現公開筆者為嚐鵝的外國細力們解毒的療方。
解鵝毒之茶
材料:茵陳4錢,木棉花4錢,槐花2錢,薏米5錢,金銀花3錢,白茅根3錢,水1500毫升,片糖少許
煮法:全部材料(除糖以外)加水以大火煮滾後,改文火煮40分鐘,隔渣取茶,加糖糙煮至糖溶即成。
功效:清濕毒,祛濕熱,疏解熱毒。適合常吃燒烤、煎炸、辛辣食物者飲用。
可在大吃以上熱氣食物前喝來「打底」或飽餐後用來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