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復課︱10位小學校長分享返全日之實用貼士(下) 學校這樣幫學生適應全日制!
部分家長因子女難以適應全日制課堂而束手無策,《親子頭條》就特地訪問了10位小學校長,分享全日制復課的實用貼士。在上篇分享了5位校長的建議,今篇則分享另外5位校長的意見,了解各校的相關安排,以支授學童適應全日課時遇到的時間編排或情緒問題。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校長:調整課堂時間助適應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校長程志祥表示,學校已在去年12月15日恢復全日面授課堂,並執行眾多前期準備工作,例如告訴學生回復全日課有更多時間與同學相處,增加期待感及為學生做好心理準備。此外,學校亦調整課堂時間,例如提早10分鐘結束午飯時間前一節課堂,讓低年級學生有更多時間,預備在學校吃午飯。
在課堂設計上,校方要求老師每一節課預留10分鐘時間給學生做功課,避免學生把功課帶回家中完成,有任何難題可即時請教科任老師;老師亦可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學校更安排一節「功課堂」,讓學生於課堂完成功課,在群體效應下加快做功課效率。程校長表示,學校恢復全日制近一個半月,近98%學生可在學校完成所有功課,反應正面。
若小朋友在恢復全日制課堂後,因課業或人際關係而引致壓力或負面情緒,他建議家長可安排遊戲或閱讀時間,以紓緩子女的負面情緒;學校亦安排了一組教職員處理恢復全日面授課堂的事務,家長亦可向校方尋求意見及討論解決方法。「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小朋友在學校6年的時間內,可以健康、有效學習地成長。」
青衣商會小學校長:學科互相協調減輕課業壓力
青衣商會小學校長文潔碧表示,該校學科之間會進行協調,每天每科平均不會多於兩項功課;中英文默書亦會隔周進行,以減輕學生壓力。另外,青衣商會小學亦設導修課,由教師指導學童完成較難的功課,以便學生與家長課餘時有更多時間進行親子活動。
校方續指,學校12月上旬回復全日面授課堂,並在時間表中增設綜合活動和團隊訓練時間,提供更多元化活動和舉辦照顧身心靈健康講座;又在恆常成長課中教孩子時間管理及生涯規劃。另外,學校亦會為家長提供孩子情緒管理講座,有效觀察子女情緒變化及加以輔導。
路德會聖十架學校校長:家長心態最影響孩子!
路德會聖十架學校校長王淑芬表示,家長需要先調適自己的心態,處理子女心理、適應及處理功課問題時便會事半功倍。
家長應以開放積極的態度迎接全日,讓小朋友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例如告訴子女全日課可以和同學一同午膳,營造輕鬆的氣氛。另外,亦應訓練學童自行午膳、自行收拾物品等自理能力。
在處理壓力及負面情緒時,家長亦需調節自己的心態,再了解子女的壓力來源,如有需要亦可聯絡班主任或學校社工。學校亦設陽光電話,讓班主任定期與家長聯絡,了解小朋友的情況。
在課堂安排上,路德會聖十架學校於下午時段會安排多元化聯課活動或全方位學習活動,照顧學生身心靈發展需要;另在星期一至四設功課輔導課,讓學生可在學校完成大部分較困難的功課,減輕功課壓力。
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校長:用圖表助適應
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校長校長葉綠盈表示,家長可為子女制定學習作息時間表,如一日24小時如何分配,先填滿8格必須上學,再填滿8格要睡覺,餘下8格要好好編排善用,如做功課、課餘興趣、運動、玩耍、閱讀等,掌握時間觀念及編排活動。
除了每天的規劃,也要編排一週的學習活動,善用週末完成一週的工作,好好休息,接著安排預習,準備開展下一週的學習。
若小朋友遇到壓力或負面情緒,家長應著重緩解孩子情緒,而非「改變」。葉校長又稱,家長宜多與孩子溝通,鼓勵其發言,或以畫圖、情緒指數1至10等,由孩子具體化展示內心感受,幫助家長理解他們的心情。家長不時瞭解學⽣對全日課堂安排的感受或擔⼼,適時為他們作輔導。家長要相信孩子,他們的精神或許會疲累,要休息;如有不適唔舒服就要就醫,讓其充分休息,休息過後,便可以積極學習。
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校長:家長需主動反映意見
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陳奕鑫校長表示,做功課的目的及意義不是做得多就是好,而是為了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我們學校的做法是在課堂內做檢視及回饋去取代做功課。」
若小朋友在適應全日制期間遇到壓力,他認為家長需要向學校反映,檢示政策及討論改善方法:「如果學校只行自己的政策,沒有理會家長及學生的感受,很多政策都無法實行。故此,我十分鼓勵家長發表對學校政策的意見,勿處於被動。」
陳校長又認為,在恢復全日制後跟小朋友建立全新的生活規律同樣重要。「我都是爸爸,要跟小朋友建立全新生活規律。很多家長在半日制時,或在下午安排了活動讓小朋友參與,在恢復全日面授課後,家長需要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