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初秋宜養陰潤燥少吃辛辣 白色食物最合時 中醫推介簡易湯水
大暑過後就是立秋。雖說已踏入初秋,但天氣仍潮濕悶熱,暑氣仍未完全消退。暑濕之邪最容易傷脾。脾主管肌肉四肢,暑濕困脾,身體會容易感到疲乏,甚則納食欠佳、腹脹及泄瀉。另一方面,隨著空氣濕度下降,氣候逐漸變得乾燥。由於秋氣主燥 ,燥熱之邪會耗氣,「氣虛」則容易出現四肢無力、神疲體倦、少氣懶言等症狀。
立秋養生除養陰潤燥之外,還需適當健脾消暑。初秋飲食應以「養肺潤燥、少辛增酸」為原則。飲食宜養陰潤燥,少食辛辣、煎炸或燒烤類食物,防止燥邪損傷。中醫角度中五臟之肺臟對應白色。秋季宜吃白色食物例如:梨、百合、銀耳、蓮藕、蓮子、山藥等具有潤肺效果的食物。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張智媛)
兩款推薦飲用的湯和糖水


01 沙參雪耳蓮子糖水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
材料:沙參 20克、白蓮子 15克、雪耳一個、百合12克、蜜棗 3粒、冰糖適量
製法:
1. 洗淨材料,雪耳浸泡後去椗剪開。
2.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約1.5L),大火煲滾後轉中小火煲1.5小時。
3. 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02 淮山白朮荷葉湯
功效:健脾和胃、祛濕解暑
材料:茯苓15g、蓮子15g、白朮15g、梗米200g、荷葉1塊
製法:
1. 茯苓、蓮子、白朮、梗米洗乾净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煮粥。
2. 將荷葉覆蓋在粥上,煮約15分鐘即成。
延伸閱讀:Häagen-Dazs雪糕又出事!兩款雪糕含禁用除害劑環氧乙烷 食安中心呼籲不要食用
延伸閱讀:小學生以媽媽減肥為中文造句題材 但竟然寫到咁!阿媽應該都好灰…
另外,天氣熱,家長都習慣外出前為小朋友準備一樽水,但並非每個小朋友都肯飲。其實除了水之外,以下這個做法簡單的蘋果雪梨蜂蜜茶也十分適合這個季節飲用。

蘋果雪梨蜂蜜茶
功效:雪梨生津止渴潤肺;蘋果健脾益胃解暑;無花果健胃潤腸;蜂蜜補中潤燥。
材料:雪梨1個、蘋果1個、無花果3粒、蜂蜜適量
製法:
1. 先將蘋果、雪梨去芯去皮切半,無花果切半;
2. 加入適量清水煲30分鐘;
3. 放溫後按個人口味加入蜂蜜調味。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合資格中醫師。)
-
「乳齒遲早會掉,就隨它自生自滅吧!」是不是你的想法呢?我們當然知道牙齒長得整齊好看,對人的外觀影響很大,但部份家長會覺得即使乳齒長得不規整,換牙後還有機會長整齊,長大後才帶小朋友箍牙處理牙齒問題。不過,牙科醫生利子傑醫生指出,如果拖到小朋友換完所有乳齒才進行兒童矯齒療程,很大可能已經錯過兒童箍牙/矯齒黃金期了!5 day ago
-
近日天氣炎熱,外出時感覺有如置身火爐般,實在令人抖不過氣來。明天 (23日) 正值24節氣大暑,是時候為一家大細準備時令湯水齊來解解暑。以下是註冊中醫師古鎧綸推介的三款消暑湯水及涼茶,做法簡單,爸媽們不妨試試。但有一點大家要留意,此三款湯飲不適合孕婦飲用。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古鎧綸)27 day ago
-
新冠肺炎肆虐,家長擔心孩子外出活動會容易染疫,但在家避疫卻增加了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這些疫症下的「新常態」早已使家長們大感頭痛。究竟「新常態」對兒童的眼睛會造成甚麼影響?而家長們又應該如何應對呢?1 month ago
-
在這個轉季時期,兒童特別容易患病,當中由腸病毒所引致的疾病最為常見,雖然大部份的腸病毒都是無症狀,患者亦會自行痊癒,但家長要當心腸病毒71型所引致的手足口病,其傳染性高,加上可能引致嚴重的併發症,所以要提高警覺,以免兒童受感染。有關於感染腸病毒的迷思?現由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為大家逐一解答。1 month ago
-
你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有咬指甲、撕手皮、咬嘴唇之類的小習慣?如果放任不理這些壞習慣,最壞情況可能會像以下事件中的小朋友,需要入院治療……2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