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抗疫中藥藿香正氣片 小朋友服用要留意乜?

最近疫情嚴重,香港物資短缺情況下,北京同仁堂向香港政府捐贈十萬盒藿香正氣片,但實則的應用是如何?小朋友又可以服用嗎?香港註冊中醫師趙曄會跟大家分享。

港府獲贈十萬盒藿香正氣片。(圖片:北京同仁堂 香港Facebook專頁)

 

1.       新冠肺炎確診者康復後有冇後遺症?

趙: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確診新冠肺炎後康復,不但會造成肺部組織損傷,還會影響消化系統及損害神經系統。在消化系統方面,會令患者出現腹瀉、嘔吐、食慾減退等症狀;而神經系統方面就會導致失眠、記性欠佳、味覺及嗅覺減退等情況,上述症狀更可維持6個月或以上。

 

2.       食什麼中藥可以調理?

趙:中藥處理此種問題,沒有調理,只有治療。調理是沒有明顯症狀,調理體質。

中醫根據不同人的體質、症狀進行針對每一個個體的治療方案。不同體質,寒熱不同,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強弱不同,中病毒後表現出的症狀不同,用藥當然不同。

目前市面能買到的中成藥,主要針對呼吸和消化系統。而針對消化系統的,目前能買到,也最有效的就是藿香正氣系列。至於呼吸系統,目前就是感冒葛根湯、小柴胡顆粒、感冒止咳顆粒、金花清感顆粒和連花清瘟膠囊。

(圖片:istockphoto)

 

3.     為什麼藿香正氣片、金花清感顆粒和連花清瘟膠襄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起了作用?在中國醫治新冠肺炎上,如何和什麼時候應用?當中有何分別?可達致什麼效果?

趙:中醫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中處理過無數次瘟疫,這次新冠病毒在中醫的理論體系中屬於濕邪疫,所以主要治療思路就是祛濕。這其中就包括兩大系統,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兩者又是互相影響的。

消化系統:藿香正氣片

成份: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朮半夏陳皮厚朴桔梗甘草生薑大棗

方子以二陳湯為基礎(化痰祛濕),再配以疏解外感及調整胃腸的芳香揮發性藥劑而成。目的就是對人體進行排濕,用芳香、利水、溫燥的藥物將人體多餘的垃圾排出。提升人體自我恢復的能力,製造一個乾燥的體內環境。

使用方法:消化系統弱的人中病後就會怕冷的,同時有嘔吐、腹瀉、腹脹。按說明書服用即可。

對於沒有中病的人,平時消化系統又不好,舌苔厚膩。就可以23天吃一次,給體內製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樣就算中了也會比較輕,或者恢復得快。

(網上圖片)

 

呼吸系統:金花清感顆粒和連花清瘟膠囊

前者是偏重熱比較重的,病人自我感覺惡寒輕或不惡寒,甚至怕熱,咽紅咽痛,鼻塞流涕,口渴,咳嗽或咳而有痰等,舌質紅,苔薄黃。

後者用於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痠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乾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

(網上圖片)

 

總體來說藿香正氣是針對消化系統舌苔厚白膩,金花清感是呼吸系統熱重舌紅,苔薄黃,連花清瘟是呼吸系統高熱,發燒,咳嗽,重肌肉酸,痛舌偏紅,苔黃膩。

使用時要根據每一個體質應用。

 

 

4.  哪些人適合或不適合服用?小朋友適用嗎?哪一種劑型會適合小朋友?需注意什麼?

趙:藿香正氣片是一味家喻戶曉的中成藥,其處方來源於宋朝《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已沿用了幾百年,方中沒有含任何劇烈中藥,在醫學典籍上暫時沒有記載任何不良反應,可以作一般人士疏解外感及調整胃腸時服用。一般而言,藿香正氣片藥性溫和,小朋友是可以服用的。但藿香正氣水含有乙醇,既然含有酒精,因此小孩不能服用藿香正氣水。順帶一提,孕婦及對於酒精過敏的成人也不適宜用藿香正氣水。

 

5. 當小朋友服用後,有什麼食物是不能同時進食?

趙:忌食油膩、辛辣、太營養的、粘膩的如糯米、容易讓脾胃生濕的食物。

(圖片:pixabay)

 

6.  市面上有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水和藿香正氣軟膠囊,有什麼分別?如何選購?各種劑型注意事項?

趙: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水和藿香正氣軟膠囊成份基本上相同,只是劑型上不同。藿香正氣水因為含有酒精,使用者需要注意,駕車、做精細工作的人、酒精過敏人士謹慎服用。

 

7.  如何分辨藿香正氣片的真偽?哪裏可以購買?

趙:選購中成藥産品時,需要看清楚産品包裝上是否已印有衛生署註冊編號。市面上有不同藥廠生產藿香正氣片//軟膠囊,建議消費者可以考慮購買信譽良好或歷史悠久的品牌,較有品質保證。

 

8.  當服用藿香正氣片時,需要配合什麼食療或藥療?需要注意什麼?

趙:忌食油膩,辛辣,太營養的,粘膩的比如糯米,容易讓脾胃生濕的東西。

 

9.  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我們應如何處理?

趙:可留意以下5點:

1) 日常要儲備常用的中成藥。

2) 禁忌以上的食物,注意休息。

3) 諮詢中醫師,能吃湯藥最好,沒有就用手頭的可以買到的中成藥。

4) 如果家裡有艾灸、刮痧板、拔罐器都可以根據中醫指導應用。

5) 每天儘量出一點微汗,幫助排毒,切記不渴大汗。

(圖片:pixabay)

 

10. 有沒有在疫情中推介的食療、茶療或藥療?

趙:食療以健脾利濕為核心:如赤小豆、薏苡仁(利濕)、玉米鬚(利尿)、花椒(燥濕)

注意︰

1) 少吃保持一點饑餓不要吃飽,讓脾胃保持活力

2) 不吃濕寒之物水果,如沙律,因為寒濕

3) 經常揉腹

4) 艾灸:神闕/肚臍關元/肚臍下4橫指

註冊中醫師趙曄。

 

《親子頭條》多元化介面方便家長接收最新育兒資訊
讚好《親子頭條》Facebook 專頁
追蹤《親子頭條》Instagram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