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辰民爸爸前往泰國探訪了一家孤兒院,這次經歷讓我感觸良多。我們總是認為,擁有父母的孩子理應是快樂的。然而,在這次探訪中,我看到了許多純真快樂的孩子,他們的笑容發自內心,並未因為失去父母而黯然失色。這樣的場景讓我開始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擁有父母真的能讓孩子更幸福嗎?或者,快樂的根源另有所在?
3 month ago
-
遊戲是寶寶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過遊戲,寶寶不僅能認識自己,還能探索和理解周遭的世界。從人生首1000天開始,若父母能以「遊戲為本介入」方式,按月齡培育寶寶5大範疇的發展能力-溝通、粗大動作、精細動作、問題解決及社會適應能力,不單能保護寶寶在成長發展得到所需的優質刺激,亦能幫助建立安全親子依附關係,這對寶寶未來之學習、與人共處、解決困難、情緒表達及自信心...3 month ago
-
聽話的小朋友便是好孩子?究竟乖的定義是什麼?爸爸媽媽可以怎樣和小朋友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看看慈慧幼苗資深註冊社工黃家嘉姑娘講解一個關於小朋友自我接納的故事。3 month ago
-
在現代社會,親子關係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與孩子建立真正深厚的連結,卻是許多家長面臨的一大挑戰。為此,我們採訪了史提芬爸爸,他透過日常與孩子的相處,展現了同理心對親子關係的深遠影響。4 month ago
-
在育兒的過程中,分享是一個重要的社交技能,不僅能促進友誼的建立,也能讓孩子在互動中學會同理心。然而,許多父母在教導孩子分享時,卻經常選擇了強迫的方式,這樣的做法不但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最終造成反效果。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自願分享,讓他們在安全感中體會分享的意義。5 month ago
-
孩子初生時需要依賴別人照顧,但隨着年齡增長和能力提升,亦能建立自信心及責任感,減少對成人的依賴,關鍵是家長有否給孩子適當的學習機會。然而有些家長卻認為孩子年紀還小,待他「大個仔、大個女」才給予責任吧!又有家長覺得家務還是留待爸媽或工人姐姐做吧,孩子你只管讀好書,已是負責任了!5 month ago
-
仔女駁嘴駁舌的確令爸媽好激氣,容易吵架吵不停令親子關係結冰!大人講一句小朋友就頂十句,令家長十分氣憤,為何孩子非要與你駁嘴到底?其實有德國心理學家曾做統計,結果顯示喜歡駁嘴的孩子意志更堅定,轉數快甚至具備更強的分析力和判斷力,所以不用勞氣,我會與大家探討「孩子駁嘴」的真正成因和應對方法。5 month ago
-
雖然共讀對幼兒的成長益處良多,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認知、社交及情緒等方面的發展,並提升親子關係,但研究指出,自閉症幼兒在共讀時可能面對不少困難。他們較容易比同齡幼兒較不享受共讀,且較難專注於閱讀、理解和描述故事內容,還有理解故事人物的想法和情緒。因此,他們需要額外的共讀支援策略— RECALL (Whalon et al., 2013)。6 month ago
-
家長若想塑造健康的家庭生活,必須先從培養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法開始,這不僅有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也為孩子提供了感受到被愛和尊重的環境。良好的親子溝通技巧可以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以下介紹一些如何與孩子溝通的方法,目的是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感情。6 month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