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慧幼苗】心理學家提供實用療法 助家長紓解「抗疫疲勞」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半年多,最近第三波疫情爆發,無論成人或孩子都再次嚴陣以待,加強抗疫。長時間抗疫會引致部份人,尤其家長出現「抗疫疲勞」,除了影響心理和身體健康之外,更影響親子關係。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提供一些由感官療法以致高層次思維改造的有效療法,讓家長的身心靈得以放鬆,繼續持正面和樂觀的態度對抗疫情。
「慢性疲勞」與「創傷後遺症」
在心理學上沒有「抗疫疲勞」的專稱,只有泛指人出現「慢性疲勞」與「創傷後遺症」兩大元素所引起的徵狀,例如感到疲倦、無力感、食慾不振及睡眠質素欠佳;心理上出現情緒低落、負面情緒、對所有事情失去興趣和動力、自責及典型的「忟憎」徵狀。
「慢性疲勞」指人長時間在不同壓力下,例如長期抗疫期間搶購口罩、日用品或食物、害怕受到病毒感染或工作問題等壓力,出現由心理引致生理的一些徵狀;加上透過不同渠道得知疫情的消息和資訊,覺得自己的健康以至性命受到威脅,從而引起一些「創傷後遺症」所出現的徵狀。
家長屬高危一族
育有年幼子女的家長更是「抗疫疲勞」的高危一族。這些家長除了因為上述因素導致「抗疫疲勞」之外,由於他們擔心孩子停學在家的學習和學業進度緩慢,同時要兼顧孩子的健康和飲食,以及長時間相處容易產生磨擦等,令家長的身心靈出現「爆煲」。
影響親子關係
家長如出現「抗疫疲勞」,除了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之外,更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及親子關係,因為家長情緒波動或低落時,孩子亦會有所察覺而受到影響;當家長出現負面和偏頗的思想,即使看見孩子上網學習或上堂,或誤以為他們上網玩樂,令家長情緒一觸即發加以責備孩子,從而破壞親子關係。家長若長期不處理「抗疫疲勞」的狀況,可能引致抑鬱或極度焦慮的情緒病。
感官療法
要正面處理「抗疫疲勞」,先了解人類大腦構造的三大進化級別:第一級為最基本的爬蟲類大腦(即遇到危險時會立即逃走的動物本能);第二級的哺乳動物大腦(即富有情感);最後一級是懂得理性分析的人類大腦。
出現「抗疫疲勞」的人,他們的大腦是處於爬蟲類大腦般,難以聽從旁人的意見或分析,又或作理性思考,所以透過以下的感官療法,讓大腦休息和放鬆,繼而提升至第二及第三級別的大腦層面,包括:進行呼吸法 (請參考新生精神康復會製作的影片: [不忘照顧心靈] 系列 - 「停一停,給自己一個呼吸空間」 ,每日早晚深呼吸行三分鐘或用飲管吹羽毛或水;或當情緒波動時,嘗試坐下來感受雙腳踏在地上的感覺;做一些伸展運動、瑜伽運動;按摩、嗅香薰或熱茶等,讓身心靈得以放鬆。
紓緩情緒
家長完成以上的感官療法後,可以透過紓緩情緒的方法,例如向親友或伴侶訴說自己的感受,利用不同詞彙或面部表情等來表達情緒,例如「我好嬲」、「我好擔心」等,又或透過文字、畫畫等來抒發及釋放自己的情緒。
思想改造
家長完成感官療法及紓緩情緒的方法後,便可推進一步運用思想改造的高層次療法。當家長的情緒穩定下來,思想亦回復理性時,不妨多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和分析;保持正面態度對抗疫情,盡力做好防疫措施,不要著眼於不能控制的事情上。加上,家長不妨尋找一些「生活小確幸」,例如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欣賞大自然景色或孩子幫手做家務等事情;又或發掘生活趣味,例如烹調新菜式、看一本有啟發性的書或令自己感到開心的短片、電影等,並好好記着這種感覺。
促進親子關係
此外,建議家長發掘孩子的優點,每日讚美孩子五次,以及多與孩子在家中進行親子活動,以促進親子感情。如家長發現以上方法未能紓緩「抗疫疲勞」,便要盡快向專業人士尋求治療。
以上資料由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提供
© 2020 Healthy Seed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