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該標籤的所有文章
-
其實家長只要懂得以下3招,就能解決子女上網癮。 1. 約法三章 就如玩玩具一樣,在讓子女使用電子產品前,先議定使用規則,並且全家人也要遵守,那麼子女就不會在你禁止他玩時說:「爸爸/媽媽也是一樣,為何只有我不能玩。」 2. 善用管理時間的App 利用既有的管理程式/App,來限制上網時間,例如晚上11點網路會自動中斷,直到隔天早上9點後才能再上...9 year ago
-
1. 牙科醫生可藉著寶寶每年的口腔紀錄,監察他的情況,確保他的口腔健康。 2. 牙科醫生可向家長提供切合寶寶需要的口腔護理指導,讓寶寶盡早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以預防牙患。 3. 如果待寶寶全部乳齒都長出後才作口腔檢查,那時他可能已經養成不良的飲食和口腔護理習慣,甚至已有牙患。 4. 寶寶自小有檢查口腔的習慣,就能在輕鬆愉快的檢查過程中與牙科醫...9 year ago
-
說到生兒育女,始終是人生大事,當了爸爸與媽媽之後,你可有想過自己有甚麼得與失?以下又是否你所預算的東西?這實在是一個有趣又值得反思的問題。 得: 新的嬰兒 爸爸/媽媽的稱號 新體驗 —— 看見嬰兒每一步發展的興奮 孩子與你親密溝通的歡樂 孩子健康成長帶來的滿足感 像談戀愛般的那種與孩子密切連繫又甜蜜的感覺 看到孩子嬌嗲模樣的快樂 還...9 year ago
-
1.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每次吃喝時,牙齒表面的礦物質會流失,造成一次蛀牙機會。吃喝的次數越多,蛀牙的機會就越大。因此,早、午、晚三餐要定時,分量要足夠,並且要避免在正餐以外的時間進食,以減少進食次數;此外,口渴時,盡量只喝清水解渴,這樣就可以減少蛀牙的機會。如果兩餐之間感到肚餓,可以吃茶點一次。 2. 早晚用含氟化物牙膏刷牙 氟化物可以鞏固牙...9 year ago
-
1. 吐奶(嘔奶)是不影響嬰兒健康的常見現象。當嬰兒啼哭或吃奶太急時,便會把較多的空氣吞進胃裏。吃奶後,積眾在胃內的空氣排出時,奶便隨著一起吐出來。 2. 要減少吐奶,可增加掃風次數,掃風後把嬰兒抱直或將牀頭部分牀褥調高;勿讓嬰兒太餓才餵哺或吃得太飽。 3. 嘔吐:嬰兒會較用氣力將奶噴出,嘔出的奶量會比吐奶多,應請教醫生。 4. 打嗝:可以替嬰...9 year ago
-
以下一份均衡的兒童餐的例子,爸媽不妨作一參考。 飯:1/2 至 3/4 碗 (1碗的容量為 250 至 300 毫升) 蔬菜:1/4 至 1/2 碗 (1碗的容量為 250 至 300 毫升) 肉魚蛋類:1 至 2 中式湯匙 (20 至 40 克) 摘自:衛生署健康家庭服務 圖片:網絡 參加古靈「徵」怪B,率先送賣斷市嘅P...9 year ago
-
要孩子全面發展,發揮應有潛能,爸媽的參與和支持極為重要,因為孩子需要有以下 6 樣東西,去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1. 被愛及被重視的感覺,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2. 安全感。 3. 自信心。 4. 你的循循善誘。 5. 自主,同時亦共存一定程度的規範。 6. 多元化及充滿啟發性的環境。 圖片:網絡 摘自: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9 year ago
-
誠然,如果自己的孩子有此能力當然最好,但值得反思的是,這個社會是由不同的人組合而成。如果人人當醫生,誰做醫院工人?人人都當工程師,誰去做地盤工人呢? 近日,小編的朋友都在討論以下網上流傳的圖片。圖中兩對母子面對同一畫面,一個清道夫正在街道上進行清潔工作。 A 媽媽跟兒子說:「你不用功讀書,將來就會像他一般當清道夫。」 B 媽媽跟兒子說:「用...9 year ago
-
在進食時,他們會伸手取你的匙羹和抓食物,這正是適當的時機讓他學習自己吃。 孩子如何學會自己吃,不妨留意以下方法: 1. 約 8 個月大時,孩子會用手拿食物放進嘴裏;他亦會拿匙羹把玩,又不時把它放進嘴中; 2. 約 1 歲左右,孩子會把匙羮放進食物中蘸來蘸去,再把沾了食物的匙羹放進嘴裏; 3. 然後,他逐漸掌握用匙羹舀食物,舀食物時亦會用另一隻...9 year ago
-
基督教挪威差會主辦信義中英文幼稚園校長葉卓賢,無論教學及學校行政管理經驗也甚豐,經常於校內舉行家長講座。 葉校長表示,家長必須做到身教,同時要懂得愛和欣賞自己的孩子,從而建立一個良好親子關係。 「每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建議爸媽每天可寫低小朋友 10 個值得欣賞的地方,多些肯定和鼓勵,該孩子在正面中成長。」 基督教挪威差會主辦信義...9 year ago
-
1. 選用全棉質的衣物可避免皮膚過敏。 2. 如需保暖,羊毛內衣應穿在棉質內衣及外衣中間。 3. 宜選用簡單款式的衣服,避免領位、袖口及腳位過緊。 4. 可穿襪子和戴帽作保暖,嬰兒無須穿著鞋子。 5. 預備數條大毛巾,可於洗澡後用以抹乾身體及睡覺時用來包裹嬰兒。 6. 布片及防漏透氣的尿片褲或紙尿片。 圖片:網絡 摘自:衛生署健康家庭服...9 year ago
-
圖片:網絡 17. 如果踫倒別人,要立即說「對不起」。 18. 在咳嗽或打噴嚏時要掩住口鼻,也不要在公眾地方挖鼻孔。 19. 在行過門口時,看看是否有需要替別人開門。 20. 看見家長、老師或鄰居在忙著某件事時,問問他們是否需要你幫忙。如果他們說要,就去幫助他們,因為你可能會學到新的技能。 21. 大人要求你幫忙時,不要抱怨,笑著去做就對...9 year ago
-
爸媽在照顧初生寶寶時,絕不能掉以輕心,雖然他們只出生沒多久,但 BB 每天也有不變發展及成長。 如果寶寶快一個月大,可是卻有以下現象,切勿遲,得馬上請教醫護人員才行。 1. 甚少舞動四肢。 2. 身體太過軟弱無力或者僵硬。 3. 遇到強光時不會眨眼。 4. 不會注視眼前的你,視線亦不會隨著你的面孔移動。 5. 對響亮的聲音沒有反應。 ...9 year ago
-
以下為一眾爸B提供小貼士,助你們迎接挑戰: 1.幫忙在晚上照顧寶寶 如果平日你大部分時間都因工作而無法在家中照顧寶寶,在晚上便應安排時間來陪伴、照料他,同時也趁機為太太提供補眠時間。當你在餵食寶寶時,緊記在手抱寶寶時利用與媽媽相同的位置及姿勢,讓他能在相同的角度下仰望你。 2.安撫哭鬧B 你可能會覺得不懂安撫哭鬧的寶寶,想把他送回媽媽的懷抱,...9 year ago
-
圖片:網絡 孩子為何會過度依賴? 1. 有些動作可能太困難,或超過孩子可以做到的範圍,就會讓他們感到挫折,進而抗拒,這時就會希望找大人幫忙。 2. 有些長輩會覺得孩子年紀太小,能力不足,擔心他們會做不好、吃不飽,而任何事也去幫助他們。 3. 有些孩子可能覺得被忽視,想吸引大人的注意,故產生依賴的行為。 建議父母試試放手讓孩子去做吧!讓孩子...9 year ago
-
圖片:網絡 9. 在朋友的家玩完後,要多謝對方父母的招待。 10. 在打開已關上的門之前,要先敲門,並等待裏面的人回應後才開門。 11. 打電話時,先告訴對方你的名字,再說出你要找的人的名字。 12. 收到禮物時,一定要向對方說「多謝」,如能寫一張感謝卡就更好了。 13. 不要在大人面前講粗口,他們懂得的比你多,也早就聽厭了。 14. 不...9 year ago
-
如果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品格,待人接物處事大方,相信必定做到人見人愛。 其中培養孩子有一顆仁慈和關懷的心相當重要。到底可如何培養出仁慈和關懷的孩子? 以下 4 大要訣,相信可以幫到你: 1. 關心周圍的人和動物,也教導你的孩子這樣做。你可以教他定時打電話問候祖母、照顧玩伴或照料小寵物。 2. 捐助有需要的人,可以教他平日在零用錢中撥出少許,儲起作...9 year ago
-
1. 檢查寶寶杯子的款式 若你給寶寶的杯子是設有防漏裝置,他需要用很大的氣力,才能從杯子喝上一口水。要讓寶寶容易喝,你可移去杯蓋上的防漏裝置,那麼,當他略為傾側杯子,便喝到流出來的水。這亦有利他掌握用普通杯子時需要的協調能力。家長要留在寶寶身旁協助他; 寶寶可能不適應杯子的物料或設計。你可以給他嘗試其他款式,如不同形狀和硬度的杯嘴或用開口的小水杯...9 year ago
-
孩子不願說「多謝」的原因 雖然「多謝」、「唔該」只有短短的兩個字,卻像有無窮的魔力,可以瞬間拉近人的距離。「多謝」不但是一種禮貌,透過言語傳達感謝之意,讓人感覺溫馨,更是人際互動時不可或缺的部分。有趣的是,「多謝」這句話有時卻非常難說出口,特別是在親密而熟悉的人面前。孩子不願意說「多謝」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幾個常見的原因: 1. 天生害羞 ...9 year ago
-
其中搖盪嬰兒綜合症,你對它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人的腦組織和顱骨不是緊緊地貼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當頭部受到震盪時,腦部便會與顱骨內壁發生撞擊。 嬰兒的頭相對身體來說較為大和重,頸部肌肉柔軟,難於支撐頭部重量。當嬰兒的頭部受到劇烈搖晃或震盪時,腦組織便會撞擊顱骨內壁,引致腦組織損傷,即可造成嚴重的後果。 此症最常見的原因是因照...9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