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長對談】路德會聖十架學校 伴讀娃娃陪學典籍
創校50年的路德會聖十架學校,憑「快樂小學」之美名深受家長愛戴。王淑芬校長就任以來,一直堅守「一切為孩子」的辦學理念。學習不單止着重成績,更要孩子們由衷地喜悅。
閱讀向來是增長知識的不二法門。王校長認為要小朋友愛上閱讀,先要建立他們對閱讀的自主性。為此,校方特意打造饒有家庭感覺的圖書館,色彩繽紛的圖書館內放滿伴讀娃娃,加上陽光穿過偌大窗戶透入館內,舒適明亮的環境讓同學們內心注滿安全感,漸漸將「快樂」聯繫至「閱讀」。
除了溫馨的閱讀氛圍,校方亦為圖書館內近萬本實體及多媒體書籍分門別類,並把英文書按程度分類,讓學生輕易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部份重點推薦的名著,如《西遊記》等,校方特意安排深淺各異的版本供不同級別的學生作學習教材,並配合書畫、皮影戲等多元化延伸活動,推動學生以不同方式表達對故事的想法,深化他們對書本的領悟。
知識以外,品德情操亦是教育的重要一環。王校長冀以中國文化感染學生,鼓勵同學從《弟子規》、《古詩》等典籍,了解孝順、堅毅等傳統中華美德,並教導握筷子、針黹、縫紉等生活技藝,讓學生從細微的小技巧中,培養出優良的個人氣質。
此外,王校長亦重視學生的健康和自理能力,把小食部改為「快樂廚房」,讓師生們享受烹飪樂趣之餘,更讓小朋友認識食物的營養價值,也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
時代改變,教育的方式亦不斷演進。王校長積極從外國吸收新的教育方向,恆常舉辦親子遊學團,並引入芬蘭琴和旱地冰球兩項芬蘭特色活動,吸引師生和家長參與其中,一同拓展國際視野。
校方亦參考外國的課堂模式,以「上午授課、下午活動」的方式平衡學生們的校園生活。王校長更表示,他們下一個目標是實行「班本教師」(Class Teacher),班主任任教班中大部份的科目,使不同學科的教育更有連貫性,締造出讓學生更有歸屬感的師生關係和學習環境。
-
周德輝校長在去年的撰文中,曾提及過「我們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又持續多一年了…」相隔一年後,周校長執筆重提疫情生活,有何改變?1 month ago
-
北歐教育近年受港人追捧,全港首個北歐教育基地(Nordic Education Hub)於6月11至12日向公眾免費開放,父母可以帶3至12歲仔女體驗多元的北歐課程。2 month ago
-
港生在科技領域再創佳績!由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 (Lawrenc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主辦的全球國際機械人大賽ROBOFEST,香港精英隊伍勇奪3名冠軍、2名亞軍及1名特別獎項。2 month ago
-
保良局於屬下10間幼稚園推展為期3年的正向教育計劃,藉以提升師生及家長的精神健康及抗逆力。保良局就相關計劃進行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在參加計劃後更體諒他人、樂於助人,並有更高的學習動機,更為勇於嘗試新事物。2 month ago
-
位於屯門的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重視優質學習環境的建構,培育學生全人發展,推行特色及創新的校本課程,讓學生愉快高效能地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內涵和發展高階思維,塑造學養兼備的明日領袖。學校在課程設計上力求精進,持續進行教學的深化與優化,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自主學習的態度,培育學生優秀的本質,追求卓越,臻於至善,與時並進。3 month ago
-
每位小朋友都有潛能,等待伯樂賞識。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通過有系統的多元智能探索活動,讓學生在六年小學階段體驗不同的學習經歷,啟發學生的潛能。7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