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腦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在運動時可以獲得環境中的各種訊息,例如手摸到牆壁、眼睛追蹤着皮球、腳踏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等,這些訊息都可以加強神經系統的連結,有助提升學習與理解的能力。
此外,奔跑、跳躍和翻滾等的動作,都可以加強全身的肌肉力量,提升耐力,坐下來學習才能坐得久和坐得穩。在運動過程中,孩子與他人競賽或合作,亦能訓練孩子的溝通、表達、分工、輪...
9 year ago
-
在他學懂自我控制之前,給予他某程度上的規限去指引他的行為,十分重要。 孩子犯了規或不服從時,讓孩子承受合情理的後果會加深他去了解甚麼是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例如:遲了上床就沒有故事聽;或是與人打架就要去冷靜五分鐘*。規限會因應不同的情況而定。 當規限必定有後果配合,而孩子表現出理想行為時,你又貫徹地給他關注與讚賞,那麼就算是在不同的情況之下,孩子也...9 year ago
-
4. 積極的回應 近三歲的孩子說話開始多了,也喜歡問「乜嘢嚟?」你可別覺得煩厭,宜以笑容、點頭和讚賞的態度鼓勵他。每當孩子向你提問時,可以的話,先把手上的事情放下,專注地聆聽,耐心地讓他說完才回應他。 5. 延展句子,灌輸新概念 把孩子所說的注入新的意思,以增加他學習新詞彙和新概念的機會。如當孩子說「媽媽要餅」時,你可轉述為:「你好肚餓,想我攞...9 year ago
-
1. 多聽多講 家長是幼兒身邊最親近的人,為了讓幼兒多聽多講,你必須多主動利用機會跟孩子說話。 2. 邊做邊說 你可以一邊做事,一邊向孩子陳述,例如:「媽媽擺衫入櫃桶先。」說話的長短要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意思亦要清楚,以幫助孩子了解内容。 3. 多向孩子發問 隨着孩子理解能力的進展,你可以多向孩子發問,最初孩子可能只懂回答一些「是」 、 「...9 year ago

初生嬰兒看來只會吃、睡、哭和撒尿。其實寶寶正在認識和適應母體外的世界,而父母在照顧他的生理需要時,親子感情亦正在建立。
當寶寶將近滿月時,他會比較活躍、機靈和有反應。他的四肢活動會比較流暢,亦會察覺周圍環境,更會對你的面孔和周圍的聲音感到興趣及作出反應。
接近滿月的嬰兒可以有以下各方面的能力:
活動
四肢活動仍未能協調,會經常用力舞動手臂或踢...
9 year ago
-
以下介紹蘋果馬蹄生魚湯,有益健康,也簡單易製,不妨一試。 健康水果食譜 蘋果馬蹄生魚湯 (約6至8人份) 材料 蘋果(中型)4個 生魚(其他魚均可)12両 果皮1片(浸軟) 豬8両 薑2片 清水12杯 (註:1杯 = 240 毫升) 調味料 鹽少量 烹調方法 蘋果去皮去籽,洗淨,切大塊待用。 豬展洗淨後用熱水燙過...9 year ago
-
關於孩子偏食的問題,其實是沒有所謂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家庭、孩子的狀況都不同,大家要可以想想以下幾條問題,找出最適合孩子用餐方式。 1. 營養是否均衡? 不少家長在意的其實並不是偏食這件事,而是怕孩子營養不均衡。但會硬性要求自己和孩子每餐都吃得營養均衡的人,應該不多吧?只要孩子沒有生病,又有提供多種類的食物,要養出營養不良的孩子,也是不容易的哦! ...9 year ago
-
研究顯示在以下的情況,與嬰兒同牀對嬰兒特別危險: 1. 母親在懷孕時吸煙,或母/父親在嬰兒出生後仍有吸煙習慣。 2. 牀上有柔軟的牀褥、寬鬆的被單或大而軟的枕頭。這類寢具可能會遮蓋嬰兒。 3. 面部或頭部,特別是當嬰兒由仰睡翻身至俯睡。 父母的警覺性減低,如在: 1. 飲酒後。 2. 服用藥物後。 3. 十分疲倦或生病時。 4. 嬰兒...9 year ago

跟成年人一般,孩子壓力過大,同樣有機會患上抑鬱症。以下孩子抑鬱 8 大徵兆,爸媽不妨多加留意。
1. 整天都表現疲憊。
2. 難以集中精神。
3. 對他們平日熱愛的活動提不起興趣來。
4. 有自殺念頭。
5. 出現自殘行為。
6. 體重突然不尋常轉變。
7. 留意孩子的身體不適現象,例如找不出原因的胃痛、頭痛等。
8. 表現緊張及焦慮...
9 year ago
-
這時爸媽應刻意地忽視這些行為,即完全不給他任何注意,不去看他,也不作任何反應。 兩歲半前的幼兒仍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忍耐力有限,遇到不順意的事物就會容易發脾氣。 有時他們亦會做一些不適當的動作如輕輕撞頭來吸引你注意,看看你有甚麼反應,或嘗試印證一下你說的話是否真的。 這時你亦可用上述方法來處理。若處理得宜的話,這些不當的行為很快便會消失...9 year ago
-
1. 在你發怒的時候,要緊閉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氣。2. 生氣是拿别人做錯的事来懲罰自己。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陽光一樣。4. 明天的希望會讓我們忘了今天的痛苦。5. 生活若剝去了理想、夢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6. 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真的。7. 愚者用肉體監視心靈,智者用心靈監視肉體。8. 獲得幸福的不二...9 year ago
-
對孩子作出指示時,首先要取得他的注意。你可以走近他,並叫喚他的名字,蹲下到他可以平望你的高度,等他注意你時才給指示。 根據孩子的理解程度,發出正面、有建設性的指示,例如叫他:「請把玩具放在箱內」,而不是說:「不要亂七八糟」。清晰扼要的讓他明白指示的內容。 給指示後,緊記不要問「好不好」,令孩子以為可選擇拒絕。亦要給他一些時間作出反應,別急於發出一...9 year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