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札記】溝通與關懷 培育快樂小孩

 

青少年自殺是一個多面和複雜的問題,所以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最理想當然是跟子女維持良好關係,經常留意小朋友的情緒行為、精神狀態、經常溝通,並且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心理狀況、身體健康、人際關係等等。

雖然現實是很多家長因工作及生活忙碌,與子女相處時間比較有限,不過只要細心觀察,仍然可以找出一些徵兆,及早預防。

以下是資深心理輔導員黎潤芬於其著作《聽.孩子的呼喊》中列出的高危學童特徵:

- 抑鬱,非常不開心
- 缺乏家庭溫暖,沒有人關心
- 曾跟家人和好友發生激烈爭吵
- 遭受欺凌,包括現實或 / 及網路欺凌
- 遭受學業及其他壓力
- 有吸毒或酗酒習慣
- 感到孤單、不合群
- 長期病患或有身體障礙
- 覺得自己是別人的負累
- 情緒大起大落
- 近期遭受重大打擊,例如親人或好友過世
- 失眠或不願起床

如發現小朋友有部分徵兆,除可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外,家長主動表達關心,與子女促膝詳談,能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小小舉動,或許足以改變命運。

此外,當小朋友說「很難過」、「很受傷害」時,家長不應忽略和否定他們的主觀感受。

「唔係你諗咁樣」、「冇咩大不了」及「我好忙,遲啲先講」這類話語,不單對小朋友造成二度傷害,還會令他們覺得你不關心自己 、不相信自己,以後有事都不會再跟你說,以致孩子的情緒行為響起警號,也未必能即時察覺。

「天生我才必有用」及「行行出狀元」這兩句說話,是家長為子女減壓的智慧良言。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獨特天賦,父母懂得發掘小朋友的興趣、專長、潛質和能力,適切地給予引導和關心,對受學業問題困擾的小孩尤其重要。

例如小朋友想做科學家,但擔心自己性格好動或成績不夠理想而未能圓夢,父母可以從「好動」入手,引導他們看見自己或許較適合做運動員、舞蹈家或專業公關,幫助孩子塑造新看法,增加選擇,讓他們更有動力建立屬於自己的新世界。

社會上著名例子之一,是美國游泳運動員菲比斯(Michael Phelps)。他從小患上過度活躍症及專注力不足,經常被老師責罰、被人取笑,但媽媽沒有放棄他,或逼迫他只專注學業,反而用心觀察他的興趣和潛能,根據他的特質作出多方嘗試和探索,栽培他在運動上發展,令這位「飛魚」成為史上取得最多奧運獎牌的運動員。

20181025 9429 01

香港單車選手李慧詩小時候成績一般,初中階段被老師發掘了她騎單車的潛能,並栽培她成為運動員。如果當時李慧詩的老師和家長只看重她的學業成績,不看重她的運動潛質和興趣,現時她可能只是一個普通人,不能為港爭光了。

20181025 9429 02

大部分父母都緊張小朋友的前途,並時常提醒他們要努力讀書,盡力滿足他們的物質需要,但是,成長中的他們,其實最需要爸爸媽媽的關心和理解。多點溝通與關懷,認清孩子的需要,不單能幫助他們面對當下的挑戰,更讓小朋友日後再遇到困難時,知道可以找家長和信任的人傾訴求助,解決問題。

父母的窩心舉動,也是很好的身教,慢慢讓孩子學會同理心,能將心比己,多從別人角度思考問題,感受不同的世界,成為一個懂得關懷他人、多元思考的有為青年,因而廣結善緣,得到更多人的愛錫,快樂成長。

20181025 9429 0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