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栽.同行】「優秀孩子」可以複製嗎?
大自然確實有兩個永恆不變的法則,就是因果和平衡。此兩大法則向來給予人類無數啟示,而你/妳可有想過即使在培育孩子成長,開啟他們潛能的關鍵上亦涉及因果和平衡法則? 本文篇幅所限,是次先討論培育孩子成長的因果法則。
在香港這個競爭激烈、汰弱留強的社會,大多數父母都相信若子女學業表現不夠卓越,未能夠入讀有名的小學、中學和大學,然後選修被譽為最有「錢」途的大學本科,繼而投身「吸金最強」的行業,他們便沒有未來可言。因此,父母一方面利用所有課餘時間為子女安排「特訓」,包括補習班、興趣班和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務求“製作” 十項全能的優秀孩子;另一方面又會取消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自理和參與家務的機會,只需要子女單單專注在學業上爭取理想成績及非學業(運動、音樂、藝術)上取得成就,獲獎無數就更好,可以傲視同儕。
那麼,你/妳認為以上述的方程式來培育所有(包括你的) 孩子都能夠成功嗎? 如果不一定成功,那孩子會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
筆者記得曾於一個「自我發現之旅」的工作坊上遇到一個不情不願來參加的中二女生。她成績優異,但有社交障礙。工作坊開始時,她向筆者透露自己早已失去自我,從小都只是按照父母的要求過活,所以她討厭「發現自我」。工作坊結束前,筆者邀請她以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給現在的自己,那是給她學習鼓勵自己的機會。但她表示想不到要對自己說什麼鼓勵的話;只感到很疲累,每天營營役役,行屍走肉,失去自由……筆者看見她雙眼充滿怨懟,也替其感到難過。最後她草草寫完信件,卻又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居住地址,更不懂得將膠水塗在信封口的裡面,弄得雙手和信封都沾滿膠水而顯得焦慮、沮喪。
如果文中描述的中二女生是自己的孩子,你/妳又會如何? 你/妳明白孩子為何會焦慮、沮喪?
“Always be yourself, express yourself, have faith in yourself. Do not go out and look for a successful personality and duplicate it. Knowledge will give you power, but character respect.” Bruce Lee
[中譯﹕「常常做你自己,表達你自己,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去找一個成功的人物來複製。知識給你能力,但品格帶給你的是使人尊重。」李小龍
事實上,父母都懂得說要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可是究竟誰會仔細檢視他們自己的思維、態度和行為模式如何對孩子造成深遠的影響? 誰又會勇敢地成為「逆流」爸媽,不會盲目地引導孩子去追求社會認同的所謂成功,而是真正在乎他/她們可以成為自己,幫助子女重燃對學習的興趣,發揮潛能,放手讓他/她們選擇走自己喜歡的人生路?
李雅慧 (Arie)
註冊社工及學校諮商與輔導碩士,亦是性格透視的認可培訓師及全球職涯發展師。現為香港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點燃資優」先導計劃的負責人。累積十年以上前線輔導服務及培育青少年工作的經驗,專注資優教育和訓練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學生。除幫助學生全人發展外,亦為家長及老師提供專業訓練和輔導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