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路】小朋友「O型腳」應對策略
幼兒在出生至七歲以前,足部骨骼包括大腿骨、小腿骨一直處於發展階段。而雙膝走路及站立時的角度,會隨之出現變化。在出生初期,由於嬰兒在母體中習慣性屈曲雙腿,因此出生後會維持我們俗稱的「O型腳」。在開始學習走路後,嬰兒雙腿會適應支撐著上半身的負重感,而「O型腳」亦會慢慢消失。
至於為什麼部分小朋友或青少年仍有「O型腳」的現象,則與成長期中的生活習慣有一定關係。例如孩子喜歡趴睡,但趴睡有機會令腳掌、大小腿骨骼內轉,更易形成「O型腳」問題;小朋友坐著時緊貼雙膝、腳卻往外如倒轉的W字型,則會令「O型腳」情況持續。此外,家長喜愛讓小朋友用學行車,普遍認為這樣更安全。但一些設計不善的學行車令幼兒慣性張開大脾骹位、以腳尖行走,與正常用腳掌行走恰恰相反。長期或過早使用學行車均會影響肌肉發展,亦會增加「O型腳」風險。
「O型腳」影響走路的姿勢,令外觀及步姿不正常,增加關節肌肉的負荷,使兒童走路容易疲倦和疼痛。「O型腳」的孩子走路左搖右擺,平衡感較差,家長要多加留意小朋友步行、坐著時的姿態,避免讓「O型腳」影響小朋友成長。如小朋友發育期前未有將O形腳矯正,骨骼定形以後便難以回復腿形筆直,容易造成腰腿疼痛,甚至行動不便的後果。如幼兒的「O型腳」情況嚴重,或小腿到了三歲仍無法自動矯正回筆直狀態,父母便需要帶子女看醫生。一般來說,脊醫會讓兒童佩戴托足矯正板一段時間和配合家居復康運動去改善腿形。
劉大一 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