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行為發展】3至6歲港童「屏幕時間」勁超標

【親子健康】3至6歲港童「屏幕時間」勁超標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近七成年齡界乎3至6歲香港幼童,每天的「屏幕時間」遠超國際建議的上限。此外,2016/17學年新入學幼兒班(K1)幼童的體能表現遜色於2015/16學年的同齡幼童,意即初入學幼童的體能表現有走下坡趨勢。上述情況令人憂慮學校及家長需要多加關注。

【親子健康】3至6歲港童「屏幕時間」勁超標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於本學年2017年1月完成家長問卷調查分析(樣本數目約1,200份),結果發現近七成年齡界乎3至6歲、就讀於本地幼稚園的幼童每天「屏幕時間」(即使用電子產品或進行顯示屏幕活動的時間)多於一小時。據同一調查發現,於上課日及周末幼童每天的平均屏幕時間,分別為大約125分鐘及115分鐘。根據國際兒科醫學權威機構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於2016年的最新指引,2至5歲幼童的平均屏幕時間應限於「每天不多於60分鐘」,而家長需要陪同幼童使用電子產品或進行顯示屏幕活動以確保該些屏幕時間都是具質量、並對幼童身心帶來裨益的。由此可見,香港幼童「屏幕時間」較國際建議水平超出近一倍,情況極不理想。

香港教育大學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鍾慧儀教授提醒,科學研究報告顯示屏幕時間過長對幼童身體、心理及社交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延誤兒童的語言、專注力及認知行為發展,其禍害絕不能輕視。

【親子健康】3至6歲港童「屏幕時間」勁超標

在「體能活動量」方面,香港衛生署建議2至6歲幼童每天分段進行並累積至少180分鐘(即3小時),但根據總會調查,發現能達體能活動量指標的幼童分別只有51%(上課日)及31%(周末);而到公園及公眾遊樂場玩耍可說是大部分幼童夢寐以求的快樂時光,但調查卻發現四成家長表示幼童到公園或公眾遊樂場活動的每周頻次少於一次。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王見好女士及鍾慧儀教授都指出,相比屏幕活動戶外遊戲益處較多。除身體及運動技能的效益外,戶外遊戲亦都可以增進幼童的抗逆及抗壓能力,提供更多機會讓幼童學習自律和與別人相處,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隔離感。

鍾慧儀教授指出周邊環境設施及配備(例如公園或遊樂場)的多少,不足以增加或減少幼童戶外活動的參與機會。唯有父母對體能活動及戶外活動的取態能夠決定幼童參與戶外活動的機會。有見及此,總會建議學校與家庭積極互相配合致力減少幼童屏幕時間;與幼童一起多做伸展健身操,增加幼童進行戶外活動的機會,實行「遠離藍光、擁抱陽光」行動,提升幼童「活躍指數」。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