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青研究近半SEN兒童家長曾遭不友善對待 家長︰望旁觀者包容勿放上網公審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近日發布一項研究調查結果,發現超過7成育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孩子的家長,至今仍擔心孩子在外闖禍;接近一半家長亦試過在坐車、用膳等場合,遭受不友善對待;但他們認為,假如旁人知道子女患有 SEN,其實願意給予空間或展示善意。

近半SEN兒童家長曾遭不友善對待
研究於 2024 年 9 月至 10 月進行,以問卷訪問了 520 名育有特殊教育需要孩子的家長,以及 619 名公眾人士。在家長問卷方面,接近一半(46.7%)家長稱,曾因 SEN 子女的行為而遭受不友善對待,例如投以奇異目(43.1%)、子女被嘲笑(31.7%)、被指罵(28.7%)等。這些不友善對待,較多來自孩子的同學(26.9%)、途人(22.5%)、親戚(15.6%)、 其他家長(14.0%),以至餐廳侍應(14.0%)、場地職員(13.8%)等。這些情況 較常在公共交通工具(26.7%)、學校(23.8%)、街上(21.5%)和社區設施(21.0%) 發生。
7成受訪家長怕子女在外闖禍
面對難堪情況,逾6成(64.4%)家長表示立即帶子女離開現場或嘗試向他人解釋子女情況(37.7%);也有約2成半家長選擇不作出任何反應。不過,8成半受訪者認為,要公眾接納 SEN 子女很困難;更有逾7成受訪家長表示,擔心 SEN孩子外出時闖禍。研究進一步發現,逾7成家長其實不介意別人知道子女有 SEN, 6成人亦期望他人知道後能改善態度;又或希望子女做一些看來奇怪的行為時, 旁人能給予空間(52.9%)、展示善意(44.6%)、避免過份注視(42.5%)等。
逾8成半人士願意了解SEN
研究亦發現,逾8成半(85.6%)人士傾向願意了解 SEN 的知識;惟要社會大眾接納 SEN 學童仍然困難,即使逾7成(70.8%)受訪者表示認識什麼是 SEN。
家長︰望旁觀者包容勿放上網公審
育有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及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兒子的李太表示,兒子曾試過在社區中心按捺不住情緒大哭,安撫期間一名旁觀者突說:「小朋友係要鬧㗎」,兒子隨即再放聲痛哭,讓她大感氣餒。李太認為,SEN 兒童在陌生或公眾地方,遇上突發狀況時釋放出來的情緒,較容易引起注目甚至騷擾他人。但她表示,若家長已在小朋友身邊,協助梳理情緒,希望旁觀者可以多一分忍讓,暫時把目光移離小朋友,也不要拍攝並放上社交媒體「公審」;給予足夠時間家長處理,才是讓孩子冷靜下來的最佳方法。

女青盼增加 SEN 友善措施 冀達雙向共融
從研究的發現可見,普羅大眾如果知道這些行為來自 SEN 小朋友,他們傾向改變態度,甚至願意繼續一起坐車、用膳。女青總主任(青年及社區服務)吳翠萍表示,本港 SEN 兒童人數持續增加,雖然政府有為 SEN 兒童提供多方面的支援服務,但從是次研究所見,公眾遇上兒童的奇怪以至騷擾行為時,反應以嫌棄或厭惡為主,較少顧及兒童想法和原因。
她認為,給予空間和忍讓,甚至釋出善意,頃刻的矛盾就可迎刃而解,建議公眾遇上小朋友引人注目的行為時,可以先給予時間家長處理,無需刻意注視;甚或可以主動詢問家長是否需要幫忙,都有助緩解當刻的氣氛。SEN 家長和公眾都願意接納對方的觀點和態度,只是很難付諸日常生活,政府和社會各界應進一步循教育、增設 SEN 友善資源和空間等方面,拉近各方歧見,達致「雙向共融」。

-
李錦記家族基金致力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關係,增進祖父母、父母和孫子女間聯繫,加強家庭內跨代成員的互相尊重和欣賞。為了進一步推廣祖孫三代情,鼓勵孫子女向祖父母表達愛與關懷,李錦記家族基金現舉辦「代代有愛——感謝祖父母」繪畫比賽2025,誠邀全港小學生參加。20 hour ago
-
運輸署今日(22日)提醒家長、監護人或私家車司機,選購和使用適合兒童身形並符合標準的兒童束縛設備(如兒童安全座椅),以減低在交通意外中死亡或重傷的風險,加強保障兒童乘車安全。1 day ago
-
為響應四月十五日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警務處日前(四月十三日)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暨 警隊博物館開放日」,以提高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加強培養國民身分認同,並讓市民進一步認識警隊的歷史及工作。6 day ago
-
第八屆「兒童書展」即將迎來大革新,首設3大展區,除了鼓勵閱讀文化,更涵蓋互動教育展示、文創藝術交流等,全方位帶動小朋友及青少年寓學於樂,即睇今屆活動焦點!6 day ago
-
不少家長都會和小朋友一起享受浸浴時光,市面現時有不少專為浸浴而設計的沐浴球,深受大小朋友歡迎。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了市面上 17 款沐浴球樣本,其中8款附有小禮物,5款並沒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適用年齡及相關安全警告字句。消委會指內附的小禮物含細小部件,存在讓幼童誤吞以致窒息的風險。同時,9 款檢出香料致敏物質,消委會稱普遍濃度不高,引發過敏反應的風險不算高。7 day ago
-
復活節長假期將至,不少家庭都一家大細出遊,往往忙於計劃行程,待出發前夕才匆匆購買旅遊保險,對其保障範圍亦一知半解。消費者委員會就市面上的 27 個單次個人旅遊保險計劃進行調查,發現即使是保費相若的計劃,「醫療費用」的成人最高賠償額亦可相差 1 倍,而不同計劃涵蓋的保障範圍亦有頗大差異。此外,儘管長者及兒童大多支付與成人相同的保費,撇除 3 個向長者收取較高保...8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