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健康|調查揭不足4成香港女性曾進行子宮頸篩查 呼籲定期篩查大減9成風險
呼籲定期篩查大減9成風險子宮頸癌位列全球第四大女性殺手,在2022年奪命近35萬2,在香港則有522宗新症個案及167宗死亡個案3。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高風險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而HPV可透過同性或異性的性接觸傳播4。研究指8成女性都會在50歲前感染過HPV5。但並非所有感染都會發展成癌症,關鍵在於及早發現並處理異常細胞。
定期篩查減風險逾9成
婦產科專科雷雯華醫生表示,子宮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之一,只要及早發現大多可治癒,一期子宮頸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0.2%,但到了末期則驟降至16.2%6。數據顯示每3年進行一次篩查,可減低91.8%患子宮頸癌的風險7,對25.5-34歲及35-64歲婦女來說,定期篩查能分別減低73%及92%因子宮頸癌而死亡的風險8。目前常見的篩查方法包括柏氏抹片和HPV檢測,其中HPV檢測靈敏度更高,亦提供自我採檢陰道樣本選項,準確度與傳統醫護人員採樣相約9,但私隱度更高。
然而香港女性篩查率偏低,4成子宮頸癌個案診斷時已屬晚期6,反映不少女性欠缺定期篩查意識。去年(2024)多個機構合辦「女性檢查週」,包括免費子宮頸篩查社區計劃,以提升關注,但普及篩查仍需加倍努力。
僅4成港女曾接受篩查 1/3怕痛拒檢
羅氏診斷(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子賢先生透露,2024亞太區女性健康調查1訪問了362位香港女性,發現僅39%曾接受子宮頸篩查,不足4成受訪者對子宮頸篩查(柏氏抹片/HPV檢測)有所了解。而不願接受篩查女性中,34%表示主要原因為怕痛,其次是認為自己沒有健康問題(18%)及工作太忙(17%),反映許多香港女性因誤解或恐懼而錯失及早診斷的機會,加強相關健康教育才能提醒女性早期篩查的重要性及關注自己的健康。
心靈支援陪伴女性走過癌關
梁愷昍婦癌基金會研究助理Yuki Murakami,乳腺外科醫生表示,研究發現患有婦科癌症易患抑鬱症,亞洲女性尤甚,中國西南患有婦科癌症的病人當中,44%患有抑鬱症,而西方國家只有22-26% 10,提供情緒支援與預防和治療同樣重要。早期篩查能有效防止病情惡化,是女性保護自己的第一步。然而即使不幸確診,社會亦提供多元支援,例如「積極與癌共存(THRIVE)」計劃,為婦科癌症及HPV相關癌症倖存者提供身心靈服務,協助她們重拾生活信心。
女性檢測活動:提供免費篩查
梁愷昍婦癌基金會行政總裁Katharina Reimer提及,為提升香港女性對子宮頸癌的關注,4-5月將會舉行「女性檢測活動」,為合資格女性提供免費子宮頸篩查服務,同時提供自我採檢陰道樣本的選擇,鼓勵怕尷尬、怕痛或其他原因而卻步的女性參與,並邀請醫生分享有關子宮頸癌的健康資訊,歡迎市民透過 https://bit.ly/lkfhpv
了解詳情及報名,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References:
-
Roche Diagnostics APAC Women’s Health Survey 2025 (Data on file) -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October 2024 across 8 markets: Hong Kong, Singapore, India, Japan, South Korea, Thailand, Taiwan and Vietnam)
-
https://gco.iarc.fr/today/en/dataviz/bars-compare-populations?mode=cancer&key=total&populations=900&group_populations=1&types=0_1&sort_by=value1&sexes=2
-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pdf/overview/Overview%20of%20HK%20Cancer%20Stat%202022.pdf
-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cervical-screening-lesbian-and-bisexual-women/cervical-screening-for-lesbian-and-bisexual-women
-
https://www.cdc.gov/cancer/hpv/basic-information.html
-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ncd_watch_jan_2024_eng.pdf
-
Eddy DM. The frequency of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Comparison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empirical data. Cancer. 1987 Sep 1;60(5):1117-22.
-
Landy R, et al. Br J Cancer. 2016 Oct 25;115(9):1140-1146.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0825822004164
-
Sun X., et al. (2024). Unveiling the hidden burden: 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gynecological cancers and predictive modeling of depression in Southwest China.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24, Article ID 6512073.
-
李錦記家族基金致力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關係,增進祖父母、父母和孫子女間聯繫,加強家庭內跨代成員的互相尊重和欣賞。為了進一步推廣祖孫三代情,鼓勵孫子女向祖父母表達愛與關懷,李錦記家族基金現舉辦「代代有愛——感謝祖父母」繪畫比賽2025,誠邀全港小學生參加。20 hour ago
-
運輸署今日(22日)提醒家長、監護人或私家車司機,選購和使用適合兒童身形並符合標準的兒童束縛設備(如兒童安全座椅),以減低在交通意外中死亡或重傷的風險,加強保障兒童乘車安全。1 day ago
-
為響應四月十五日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警務處日前(四月十三日)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暨 警隊博物館開放日」,以提高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加強培養國民身分認同,並讓市民進一步認識警隊的歷史及工作。6 day ago
-
第八屆「兒童書展」即將迎來大革新,首設3大展區,除了鼓勵閱讀文化,更涵蓋互動教育展示、文創藝術交流等,全方位帶動小朋友及青少年寓學於樂,即睇今屆活動焦點!6 day ago
-
不少家長都會和小朋友一起享受浸浴時光,市面現時有不少專為浸浴而設計的沐浴球,深受大小朋友歡迎。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了市面上 17 款沐浴球樣本,其中8款附有小禮物,5款並沒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適用年齡及相關安全警告字句。消委會指內附的小禮物含細小部件,存在讓幼童誤吞以致窒息的風險。同時,9 款檢出香料致敏物質,消委會稱普遍濃度不高,引發過敏反應的風險不算高。7 day ago
-
復活節長假期將至,不少家庭都一家大細出遊,往往忙於計劃行程,待出發前夕才匆匆購買旅遊保險,對其保障範圍亦一知半解。消費者委員會就市面上的 27 個單次個人旅遊保險計劃進行調查,發現即使是保費相若的計劃,「醫療費用」的成人最高賠償額亦可相差 1 倍,而不同計劃涵蓋的保障範圍亦有頗大差異。此外,儘管長者及兒童大多支付與成人相同的保費,撇除 3 個向長者收取較高保...8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