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受訪青年相信立法後仍能購買「太空油毒品」 社工籲勿將青年視作罪犯 從根源解決問題

為打擊青少年濫用「太空油毒品」,政府上周五( 2月14日 )在憲報中刊登《2025年危險藥物條例(修訂附表1)令》(《危險藥物條例修訂令》),將依托咪酯及其三種類似物(美托咪酯、丙帕酯、異丙帕酯)列為毒品,並納入《危險藥物條例》附表1的管制名單,即時生效。根據修訂令,販運及非法製造有關毒品,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及罰款500萬元,而管有及服用這些毒品則最高可被判監禁七年及罰款100萬元。

調查:近九成青年相信立法後仍能夠購買到「太空油毒品」

香港小童群益會邊青服務專責小組前線社工接觸的青年個案中,有近100名受訪青年曾經或目前仍有吸食太空油毒品,其中最小的年齡僅為12歲,當中更有部分人曾參與販運太空油毒品。為了解受訪青年對於刊憲將依托咪酯及其三種類似物列為毒品的看法及認識,該會於2025年2月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訪問了本會邊青服務專責小組相關單位總共有15名願意接受訪問的青年。

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受訪青年知道政府於2025年2月14日將依托咪酯及其三種類似物列為危險藥物(毒品),同時超過七成受訪青年對刊憲內容有清楚的了解。對於太空油被列為毒品,有三成多的受訪青年表示可能會繼續吸食,接近九成受訪青年則相信仍然能購買到該毒品。

根據調查,大部分有吸食太空油毒品的青年表示不會選擇在公眾地方吸食,以免被發現。而繼續吸食太空油毒品的主要原因包括:減壓、追求快活感覺、不知道。此外,部分已戒食的青年希望向大眾傳遞以下訊息:不要嘗試毒品,吸食太空油毒品會導致身體機能及記憶力變差,將金錢用於家庭而非毒品更為妥當。以下是本會社工接觸到的青少年個案分享:

青少年個案1:

阿智(化名)今年24歲,自小與家人關係欠佳。由於中學時期學業成績未如理想,這使他與家人之間的磨擦加劇,最終導致他走上街頭,流連酒吧。在酒吧中,他結識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甚至曾吸食可卡因。後來,他更因誤以為朋友介紹的是普通電子煙,而第一次吸食太空油毒品,並開始持續使用。面對生活和經濟上的壓力,阿智指持續吸食毒品能使他感到放鬆。然而,隨著他親眼目睹女朋友入院及被捕,他才意識自己的人生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想去追求。因此,他下定決心戒除毒癮,遠離販賣太空油毒品的朋友,並至今成功戒毒接近一年。

青少年個案2:

阿明(化名)今年18歲,自小父母離異,由婆婆照顧,生活環境不穩定。他感到自己像個人球,經常在婆婆與母親之間來回,缺乏愛與關懷。隨著母親再婚及同母異父的妹妹出生,父母經常因管教方式而爭吵,使家庭矛盾加劇。最終,他選擇離家出走,並開始接觸毒品。15歲時,他首次接觸可卡因,隨後被轉介至喜靈洲戒毒所。去年離開戒毒所後,他又開始吸食太空油毒品,至今未能戒除。儘管阿明清楚知道2月14日有關太空油的立法內容,但他對成功戒掉太空油毒品並沒有信心。

社工鼓勵家長多陪伴子女 關注吸食太空油毒品的跡象

香港小童群益會觀塘區外展隊隊長黃子豪贊同政府立法將依托咪酯及其三種類似物(美托咪酯、丙帕酯、異丙帕酯)一次過列為毒品,以免毒販「走法律罅」,用其他類似物製造「太空油毒品」。他同時認為立法具有一定的效用,能夠阻嚇一些「跟風」吸食太空油毒品的輕度吸食者,並且他估計立法後將會有許多吸食者停止吸食太空油毒品。然而,他也提到有部分個案的情況較為嚴重,許多青少年因各樣成長困難和生活壓力而選擇用毒品麻醉自己。這些情況大多以家庭問題為主,部分則涉及生活和經濟壓力。他強調,如果僅僅將這些青年視為罪犯進行打壓,問題仍然無法解決。因此,要解決問題仍需要從根本上了解並解決他們吸毒的原因,例如調解家庭不和等。同時,他建議家長應多關心和陪伴子女,幫助他們探索內心感受,學會減壓和表達情緒。

如擔心子女染上惡習,家長亦可從以下幾點觀察子女是否有吸食太空油毒品的跡象

  1. 經常躲在房間裡
  2. 金錢需求突然增加
  3. 身上出現各種傷口或瘀傷
  4. 口齒不清、行走不穩、身體震顫或感到頭暈
  5. 情緒突變,起伏不定,時而失去動力,時而暴燥

查詢及求助途徑

如大眾對於太空油毒品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尋求協助,可向香港小童群益會邊青服務專責小組相關服務查詢: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田叔叔英語閱讀計劃2023-24
 親子最關注
DR-Max兒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