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開學「蜜月期」過後 壓抑的緊張和焦慮情緒開始浮現?專家教你如何處理
新學年剛開始,家長看到孩子適應新環境時表現穩定,原本以為可以放下心頭大石。可是,隨著開學幾週後,孩子對上學的態度卻突然從期待變為焦慮。這種現象可能讓家長感到困惑,甚至懷疑是否老師過於嚴厲或孩子在校園內遭到朋輩欺凌。但是,這些情況更可能是孩子對新環境持續地出現適應困難而來的表現。有學者稱這種現象為「蜜月期」(honeymoon)。
孩子在新學年開始時處於「蜜月期」階段,對新環境感到興奮和期待,這些情緒暫時隱藏了他們的不適應。隨著「蜜月期」結束,孩子的好奇心逐漸消退,原本壓抑的緊張和焦慮感覺開始浮現,甚至可能變得更加強烈。
當孩子出現適應困難時,家長可以參考以下方法來協助孩子逐步適應校園生活:
- 與孩子對話
家長可鼓勵孩子分享他們的感受,並細心聆聽他們的擔憂和困難。在對話中,家長應避免急於提出建議或作出判斷,例如:建議孩子應主動一些或認為朋輩是導致孩子害怕上學的原因。相反,家長應讓孩子傾訴,幫助他們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並一起思考解決方法。
- 建立安全感
家長可以預先與孩子討論課堂時間表及常規,讓孩子了解每日的課堂安排。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計劃如何利用小息時間,例如:先去小食部買零食,然後去電腦室。預先計劃能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使他們更容易適應學校的節奏。
- 鼓勵參與活動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喜好,鼓勵他們參加課後活動,自然地製造社交機會。孩子可藉這些活動建立友誼,從而提高他們對上學的期待感及增強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
- 正面回饋
當孩子勇於嘗試或接受挑戰時,家長應及時肯定他們的努力來強化正面行為。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注和讚賞時,可以同時培養他們的抗逆力(resilience),有助增強他們在面對困難時的信心及積極應對的態度。
- 學習調節情緒
當家長觀察到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可以鼓勵孩子命名自己的情緒及試著說出原因,這樣有助於他們明白和安撫自己的情緒。家長還可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做放鬆練習,例如:腹式呼吸,肌肉鬆弛法等。這些練習有助孩子紓緩焦慮的感覺。
- 尋求專業協助
適應新環境需要時間,家長應保持耐心和對孩子充滿信心。如果孩子的焦慮情緒持續或加劇,並影響到學習表現和日常生活,建議盡快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綜合所述,家長的無條件陪伴和支持可以減輕孩子對上學的焦慮感覺,幫助他們逐步適應校園生活和節奏。
參考資料
Jones-Ford, N. (2019). The back to school honeymoon period is over, now what?. The Satchel Blog. https://blog.teamsatchel.com/school-honeymoon-period
-
「你玩咗架玩具車好耐喇,不如俾其他小朋友玩一陣啦!」相信很多家長都曾對子女說過這類型說話。我們明白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小培養孩子「分享」的良好品格,令他們懂得與人相處,成為受歡迎的孩子,但強迫孩子與人分享,又是否合適?有什麼方法可令孩子願意分享呢?2 day ago
-
解難能力是小朋友未來成功的關鍵技能之一。6-12歲這階段正是培養邏輯思維、創意和獨立性的黃金時期。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提升解難能力,同時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以下為爸媽們結合實用建議和案例,分享有效方法及應避免的「地雷」。18 day ago
-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收到零用錢的興奮嗎?對於孩子來說,金錢的世界既神秘又吸引,但如果我們沒有從小為孩子種下正確的金錢觀念,這個世界只會更令人困惑。財商啟蒙,不僅僅是教孩子金錢的數字遊戲,更是生活態度、責任感與未來幸福的起點。22 day ago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總能輕鬆與人聊天、交朋友,甚至在人群中閃閃發光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交力」!社交力其實是人與他人溝通、互動,建立和維持好關係的能力。它包含了說話、傾聽、同理心、情緒調節、非語言溝通等技巧。事實上,從寶寶時期開始,這些能力就慢慢在發展了!如果我們能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社交力,他們將更容易建立健康愉快的人際關係。23 day ago
-
上期治療師團隊分享如何協助幼兒建立良好進食態度,今期治療師則與家長講解幼兒偏食行為與其感官敏感度間的關係,分享一系列訓練幼兒「感覺統合」的方法,降低他們抗拒食物的反應及感官敏感度。23 day ago
-
都市人總是感覺時間不足,要同時處理過多事務,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分秒必爭的焦躁感。家長往往會將此節奏套用於子女身上,很多父母的口頭禪總是「快啲啦!」。如何讓孩子建立時間觀念﹖不同階段(2歲至6歲)幼兒各有應學會的時間觀念,家長必須掌握「適齡」原則。25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