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慧幼苗】由爭執到爭取:父母適當引導化腐朽為神奇
初生寶寶像是天使的化身:純潔、率真,父母抱著他們像覺得擁有全世界般的滿足;然而當孩子在一至兩歲進入身份認同成形期:常常說不、不合作、容易表達憤怒,如果這時候,再加上一個弟弟或妹妹進入這個大家庭,父母很可能在大孩子身上會一下子體會到人性的醜惡面:暗算(趁成人不在時推跌弟妹)、自私(獨佔玩具不分享)、惡意中傷(說弟妹壞話)。以上這些行為全部在我家的大寶身上出現過,確實令我很厭煩,但如果能理解他的背後心理因素,或許我們更能接納大寶內心世界脆弱的一面,亦可逐漸引導他做好行為。
尚待發展的同理心
我們做好事時,很多時都是基於同理心,因代入對方的角度而感受到對方的痛苦,因此願意犠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他人,例如:自己已經很累的時候仍會讓座給孕婦,天災過後捐款給受災者等。這個代入對方角度的能力在四、五歲左右的孩子才會出現,四歲以下的幼兒尚未能代入他人角度理解事情,所以當他獨佔玩具時,自己並不知道對方沒有玩具是什麼滋味。
同理心的另一面是想像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行為:讓座給孕婦未必真的覺得對方有需要,而是怕被熟人看見自己不讓座而影響聲譽,所以有人會乾脆裝睡而躲過批判。四歲以下的幼兒雖然已有成形的獨立身份,但未有這麼複雜的形象管理概念,因此想要東西便大膽去搶,得到想要的事物的滿足感,又會增加下一次伸手搶東西的可能,絲毫不介意會被視為自私,因為尚未懂得介意。
秩序敏感期與安全感
幼兒在觀察中學習世界運作的秩序:由不懂分辨晝夜的初生寶寶發展成自律的小大人,中間要經歷為期六年的秩序敏感期,孩子在六歲前的世界愈穩定,他的自信心及世界觀愈健康;相反,愈小的孩子經歷童年創傷(虐待、侵犯等),對他安全感的破壞愈大,亦促使將來發展出身心的病態。
對於本來是屬於自己的玩具,如果一下子要跟弟妹分享,孩子會大聲抗議:「唔得呀!呢個係我架!」成人聽來像很自私,但孩子的意思是:「我好怕我的世界會變得更差!我已經要適應這個又哭鬧又麻煩的小小孩,為什麼不能有一些不變的事物呢?」
幼兒與人相爭的處理方法:
1. 爸媽先了解不分享不代表自私
自私的基本條件是「自」(完整的自我)和「私」(以私利為重),但六歲以下的孩子其實未有完整的自我,所以談不上自私,最多只能說是「貪玩」、「貪吃」、「心急」。我們都怕孩子的性格不好,影響他的長期適應能力,譬如自私的孩子會沒有朋友。但如果能退一步接納孩子爭拗背後的擔憂、同理他的感覺,便能整理出一個更合時宜的行為:
「你唔想借呢架紅色車車,係咪因為你最鍾意呢架車車呀?最鍾意可以唔分享,不過弟弟都好想玩車車喎,綠色呢架你好少玩,不如借比佢十分鐘,媽咪幫你睇住一定唔會整壞嘅。」
孩子不用背負「自私」的標籤,更容易調整自己的行為。
2. 營造少衝突的環境——玩具分開儲存
既然不必勉強分享,就不如分開儲存玩具減少爭拗機會,況且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的玩具都不同。首先每人擁有的玩具不能太多,否則無論大人或孩子都認不出哪件玩具屬於誰。其次是大人在整理儲物空間方面要花大量功夫,保持玩具的新鮮度之餘又能提供足夠刺激。當孩子有信心自己擁有的玩具得到妥善儲存時,他對世界的安全感及自信心亦隨之建立。
3. 幼兒的手足相爭——成人的必然介入
三歲的孩子與一歲的孩子相爭時,大人要處理嗎?一定要!因為兩個孩子在身形、體能、表達能力上差太遠,任由大寶搶二寶玩具是縱容大寶小霸王行為、亦徒增二寶的不安全感影響心理發展。哪六歲的孩子與八歲的孩子相爭大人要處理嗎?如果他們的能力相差不太大,大人可先讓他們嘗試自己解決,但低調地從旁觀察,事情發展走歪時可即時介入。絕不可以「訓練他們的社交技巧」為名對欺凌行為袖手旁觀,訓練只在孩子身心準備好的時候才有效。
4. 大一點的小孩——讓他感受不分享的自然後果(natural consequence)
四歲以上的孩子漸漸能猜想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但這個能力仍未成熟,因此需要不斷練習以修正社交能力。如果四歲以上的孩子在親朋聚會中不願意分享甚至爭執,大人先以:「分開!分開!」喝止糾纏 (叫「分開」有很多好處,因為清晰簡短又不帶道德批判,孩子更易接受並遵從),然後安排孩子在角落自己玩耍,讓他感受不分享便沒有人會跟自己玩的孤單,到他開始軟化時爸媽便可介入示範分享行為,引導孩子重新進入群體。
5. 爸媽接納育兒的醜陋面
即使父母施展渾身解數,有時孩子還是會忍不住又爭執起來。爸媽如能接納孩子始終還是小孩,不期待他們像大人一樣乖乖聽話,他們依然會爭,但程度和次數可能會愈來愈少,看到這樣的進步同時肯定自己和孩子的價值,以這樣的輕鬆心情更能陪伴孩子成長。
寫此文時正值大寶因為拿了二寶的氣球而令二寶大哭,慌忙處理過後,我看到的是努力中的大寶,由以前沒有來由的推跌二寶,到現在間或幫忙照顧二寶,他也是在學習與新成員相處。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也不會要求他是一個完美的孩子。我們一起努力,相信他終可在接納的環境中學到如何在社會中爭取自己的幸福。
作者簡介: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楊健恩,為半職醫管局半職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有十年臨床經驗,亦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對於為育兒及家庭問題所困擾的人有多一份理解及同理心,結合家庭治療的訓練,幫助她在工作中更快捷地處理問題,同時經營Facebook專頁「心理學媽」,推廣以實証方法有效育兒。 Facebook page: onbecomingmama
© 2021 Healthy Seed